川普課台32%關稅 資深媒體人曾淯菁:反映美國的戰略依賴

美國總統2日宣布新關稅政策,引發全球震盪。但對台課徵比日、韓還高的32%關稅,資深媒體人曾淯菁認為,是展現一種戰略依賴。圖/截取自The White House X
美國總統2日宣布新關稅政策,引發全球震盪。但對台課徵比日、韓還高的32%關稅,資深媒體人曾淯菁認為,是展現一種戰略依賴。圖/截取自The White House X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針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引發廣泛議論。資深媒體人曾淯菁在臉書發文指出,這項政策反映的不僅是經濟考量,更是戰略壓力與依賴的現實。

高額關稅背後:戰略價值與不可替代性

曾淯菁說,台灣此次被課以亞洲最高稅率,並非因「賺太多」,而是因出口產品的戰略重要性無法取代。2024年,台灣對美出口晶片規模達300億美元,支撐AI、國防、雲端等核心領域,而美國本土晶片自給率僅12%。相比之下,日本與韓國晶片集中於記憶體與成熟製程,具備一定替代性,但台灣在高階晶圓代工市場掌握全球70%的市占率,是「別無分店」的供應來源。

根據數據,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達739億美元,日本和韓國分別為550億美元和300億美元。儘管數字接近,但台灣因出口產品的科技戰略性,被課以最高稅率32%。曾淯菁認為,美方看的不是表面的貿易數字,而是產品的替代難度與科技依賴程度。

「對等關稅」重構全球供應鏈規則

曾淯菁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考量貿易數字,還納入產業補貼、技術輸出限制及非關稅障礙等因素。美方估算台灣整體貿易壁壘高達64%,對應32%關稅;日本和韓國則分別為46%50%。顯示美方試圖透過關稅手段分散供應鏈風險,同時增加財政收入。

曾淯菁認為,美方對台施壓並非輕視,而是基於地緣政治與供應鏈安全的考量。日本與韓國作為美軍駐紮國,其安全由美方直接介入;而台灣雖無軍事同盟,但依靠《台灣關係法》維持安全承諾。川普希望藉此政策推動台灣加快在美投資、分散供應鏈風險,同時確保科技與軍事供應鏈穩定。

越南此次被課以46%高額關稅,原因包括其對美貿易逆差高達1235億美元,以及被視為中國商品「洗產地」重要基地。但因越南缺乏戰略技術,美方無懼其報復。相比之下,台灣因其不可取代的技術地位,被要求承擔更多責任。

結構性依賴:高關稅背後的戰略現實

曾淯菁提到,有網傳公式指出,「逆差 ÷ 美進口總額 ÷ 2 = 關稅%」,但她認為這僅是表象。實際上,高逆差反映的是美國對某些產品的結構性依賴,如台灣晶片。川普透過關稅政策試圖分擔風險,同時以此增加財政收入,以應對美債吸引力下降及印鈔恐引發金融危機的挑戰。

曾淯菁指出,在川普1.0時期,台灣幾乎全身而退,但2.0政策下則開始承受「代價」。她認為這場貿易戰,既是美國財政困境下的速效解方,也是全球供應鏈重構過程中的痛苦轉型。而對台灣而言,如何在承擔更多責任的同時維持自身利益,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