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於近日互相加徵34%關稅後。《人民日報》7日在頭版刊發評論員文章〈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指出,美國再對中國加徵關稅,短期可能影響出口經濟受壓,但「天塌不下來」,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隨時可以使用。
文章稱,美國發布「對等關稅」後,中國第一時間採取了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美濫施關稅將對中國造成衝擊,但「天塌不下來」。此次美國政府對中國加徵34%的關稅,加上此前加徵的關稅,將嚴重抑制雙邊貿易,短期內不可避免地對中國出口造成負面影響,加大經濟下行壓力。但中國對美市場依賴已在下降。中國對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額已從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對美出口下降不會對整體經濟造成顛覆性影響;當前美國不僅在很多消費品上離不開中國,很多投資品和中間產品也需要從中國進口,有若干品類依存度超過50%,短期內在國際市場上很難找到替代來源。在全球產供鏈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中美貿易不可能完全中斷。
文章稱,大陸國內市場緩衝空間廣闊,是重要的大後方。據統計,2024年中國有出口的數十萬家企業中,接近85%的企業同時開展內銷業務,內銷金額已占銷售總額近75%。中國正加快打通「出口轉內銷」政策堵點、卡點,擴內需各項政策也在加力擴圍,內需市場的容納效應將日益顯現。
文章指出,中共中央對美方實施新一輪經貿遏壓已有預判,對其可能造成的衝擊有充分估計,應對預案的提前量和富餘量也打得較足。去年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就如何應對美新一輪對華遏制打壓作出全面部署。
文章強調,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餘地,隨時可以出台;財政政策已明確要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況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加快落實既定政策,並適時出台一批儲備政策;以此堅決穩住資本市場信心,相關預案政策將陸續出台;各級政府將「一行一案」、「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受衝擊較大的行業和企業,支持企業調整經營策略,指導幫助企業在盡可能維持對美貿易的同時,開拓國內市場和非美市場。
文章稱,面對高關稅持續壓縮對美貿易空間,中國更要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努力把消費打造成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壓艙石,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一方面,從需求側入手,推動居民增收減負,提高居民消費能力與意願;另一方面,從供給側發力,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改善營商環境,支持國內企業更多圍繞老百姓的需求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
文章並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國和世界各國磋商,妥善解決貿易分歧。面對美方的多變易變、極限施壓,中國沒有關上談判大門,但也不會心存僥倖,而是做好了應對衝擊的各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