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要求高校密切結合就業、對接國家需求 文科生銳減 

中共中央去年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下發《意見》,要求高校密切結合就業、對接國家需求。圖/取自新華社
中共中央去年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下發《意見》,要求高校密切結合就業、對接國家需求。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各高校近來頻縮減文科生錄取名額、文科班的情況頻頻引發熱議。原因可能在於中共中央去年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意見》。該《意見》要求大學科系要密切與科技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結合,並推進與就業相關的教學改革。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9日在頭版報導,這份《關於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下稱《意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在2024年11月發布,目標是經過3至5年,基本建立覆蓋全員且功能完備的服務體系,為促進高校(大專院校)畢業生高品質充分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意見》在優化人才培養供給體系方面提到,要定期發布「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主動對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優化大學資源配置,推動高等教育規模、結構、品質更加契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等。

《意見》要求高校強化就業指導體系,完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標準,推動大學將其列為必修課。成立教育部生涯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各領域專家深度參與就業指導工作規劃,持續推進教學改革。

《意見》指出,就業教育是全方位育人重要內容,要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深度融合。要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並展開「永遠跟黨走、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等活動。

《意見》支持校企聯合培養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暢通高校畢業生流動渠道,實施重點領域和基層就業專項計劃。鼓勵用人單位通過多種方式增強重點領域就業吸引力。

大陸近來青年失業率高升、高學歷低就的情況頻頻成為關注議題,而文科生的就業情況也更為嚴峻。去年有大陸網紅吐槽:「所有文科專業都是服務業。」引爆文科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熱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3月曾表示,復旦大學將啟動深度改革,大幅調整學科布局,建構文、理、醫、工「四輪驅動」的全新教育格局,文科招生的比例將從原有的30%至40%降到20%。

大陸教育部預估,2025年大專院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222萬人,較2024年增加4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這也意味大陸社會新鮮人將面臨更大的就業挑戰。

此外。大陸近年推行新高考改革後,文科也已在高中教育逐漸被邊緣化,許多高中每年級平均20個班級裡,文科從原先的3、4個班,銳減為一個班。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