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安局長被開除掀抗議潮 最高法院裁定暫時留任

納坦雅胡(右)上月開除國家安全局局長巴爾(左),引發一連串的反政府抗議。詞/翻攝自FRANCE 24 English YouTube頻道
納坦雅胡(右)上月開除國家安全局局長巴爾(左),引發一連串的反政府抗議。詞/翻攝自FRANCE 24 English YouTube頻道

以色列最高法院8日就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開除國家安全局(Shin Bet)局長巴爾(Ronen Bar)一事舉行聽證會。法院當晚發布的一項臨時命令指出,巴爾將繼續留任至20日,裁定同時指出,在此期間不得採取將其解職的任何行動。這場長達11小時的聽證會上,法官一度因旁聽席的騷亂,宣布休庭並清場。

綜合路透及以色列媒體報導,納坦雅胡上月開除國家安全局局長巴爾,引發一連串的反政府抗議。此案揭示自加薩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國內日益加深的政治分歧。

8日開庭時,一名抗議者在庭上高聲指責巴爾應對其子在加薩陣亡負責,最終被強行帶離現場。之後法官宣布休庭,並清空旁聽席。不過,數名反對巴爾的示威者仍在法院外高喊:「可恥!」,其中還包括一名納坦雅胡所屬利庫德黨(Likud)的國會議員。

納坦雅胡上月表示,他對巴爾失去信任,理由是國安局未能阻止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的突襲。

然而,批評者指出,真正導火線是警方與國安局近日宣布調查納坦雅胡幕僚與卡達之間的潛在關聯,認為解僱巴爾是為了阻止這起被稱為「卡達門」(Qatargate)的案件持續發酵。但開除巴爾的決定激發大規模抗議活動。

監督機構與反對派國會議員已向最高法院遞交請願書,指控解除巴爾職務的決定過於倉促、涉及利益衝突,且違反法律。

自納坦雅胡重掌政權、領導以色列史上最右翼政府之一以來,他與軍方和司法體系的關係不斷惡化,先是在2023年試圖削弱最高法院權限,後來則在加薩戰爭的處理上產生摩擦。

國安局與軍方一樣,也對10月7日當天的情報與安全失敗展開內部調查。巴爾已承認責任,並表示將在任期結束前辭職。納坦雅胡則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哈瑪斯突襲事件。他堅稱自己無需負責,並與巴爾爆發激烈交鋒,指控對方發動「卡達門」調查只是為了保住職位。

巴爾在致政府的信函與提交最高法院的文件中指出,他的解職傳遞出一項危險訊號:執法機構被要求效忠總理個人,而非忠於國家。納坦雅胡的律師則辯稱,此案不存在利益衝突,解職的決定經內閣全體批准,且總理本人並非卡達門調查的對象。

在長達11小時的聽證會上,政府、檢察總長與請願人針對兩大議題進行爭辯,一是實質層面,即開除巴爾的決定本身是否合法;另一則是程序層面,即解職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最高法院院長阿米特(Isaac Amit)在開庭時表示,本案不涉及10月7日攻擊所造成的創傷,亦不涉及更廣泛的戰略層面。他強調,法院僅針對一個問題做出判斷:這項開除是否遵循正當程序?

政府方面主張,開除是否合法屬於實質層面,因此程序細節不應成為重點。請願人則指出,這項開除決定並非出於專業考量,而是出於政治與個人動機,且受制於國安局目前對兩起案件的調查,調查對象皆與總理親信有關。

納坦雅胡目前正面臨一項他否認的貪腐審判,並將「卡達門」案斥為政治追殺。他的幕僚否認曾在所謂的權錢交易中收受資金。卡達方面則稱整起事件是毫無根據的抹黑。

儘管納坦雅胡已被傳喚作證,但目前並未被直接牽連於此案,「卡達門」也未對其政權構成立即威脅。然而,此案進一步激起反政府情緒,吸引成千上萬以色列民眾上街抗議,指控納坦雅胡正侵蝕國家制度、危及以色列民主的根本基礎。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