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陸145%關稅形同「全面禁運」 專家警告美經濟恐自傷

美多位專家認為,一旦美對中落實145%關稅,已實際等同開啟貿易禁運,如同美國1950、60年代對中國實施的全面禁運。圖為大陸最大的洋山港,承擔大陸多數出口任務。圖/取自上海解放日報
美多位專家認為,一旦美對中落實145%關稅,已實際等同開啟貿易禁運,如同美國1950、60年代對中國實施的全面禁運。圖為大陸最大的洋山港,承擔大陸多數出口任務。圖/取自上海解放日報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說,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總計145%關稅,引發全球市場震盪與美國內部強烈質疑。專家警告,此舉實際等同對中美貿易設下禁令,將重創美國消費者與企業,引發通脹並打擊經濟成長。美國智庫與財經人士警告,高關稅策略不僅難實現替代供應鏈的目標,長遠看可能讓美國自食惡果。

關稅飆升形同禁運 市場動盪加劇

川普政府逐步對中國商品關稅推高至145%,包含近期加徵的125%對等關稅及此前針對特定議題的20%關稅。此稅率遠超經濟學家認為足以終結雙邊貿易的臨界值,被視為準貿易禁令。美前貿易官員、進步政策研究所(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副總裁格雷瑟(Ed Gresser)說,三位數關稅形同上世紀5、60年代美國對中國實施的全面禁運,幾乎切斷雙邊貿易的可能性。

美國智庫稅收基金會(Tax Foundation)經濟學家約克(Erica York)分析說,高達145%的關稅將終止美中之間的大部分貿易,推升平均關稅至1940年代以來最高水準。她警告,無論關稅適用範圍為何,如此高稅率都將大幅增加企業成本,進而轉嫁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與經濟衝擊,「這顯然不會讓美國走上很好的道路。」

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美國股市10日出現顯著回落,標準普爾(SP)500指數下跌約3.5%,道瓊指數跌2.5%,納斯達克綜指重挫4.31%。約克指出,市場動盪反映投資者對川普政策的焦慮,預計未來數月局勢仍難明朗。

美國濟依賴中國供應鏈 替代挑戰巨大

CNBC市場評論員克來默(Jim Cramer)說,美國經濟對中國低價商品「已成癮」,從手機、電腦、電子遊戲到家具、玩具,中國供應鏈無處不在。根據美貿易代表辦公室數據,2024年美國自中國進口4389億美元商品,遠超過對中出口的1435億美元,涵蓋消費品、電子產品及工業設備。克來默警告說,145%關稅將引發嚴重通脹,美國企業短期內難找到替代來源,供應鏈斷裂將重創經濟。

他為川普做法感到遺憾,他說,「美國根本沒準備好。」克來默指出,蘋果、惠普等美國企業在中國擁有廣泛生產線,關稅不僅推高成本,還可能迫使企業重新配置全球布局,耗時耗力。Politico報導也顯示,美國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包括工廠與維修設備關鍵零部件,高關稅將迫使企業尋找新供應商,但全球供應鏈調整絕非一蹴可幾。

據知由於擔心「廉價中國商品」不復見,美國不少超市竟出現對中國商品的「搶購潮」,不少美國人買中國相對療價的電腦、手機、電視、冰箱等家電產品,民眾擔心中美關稅大戰問題一旦暫時難解,遭殃的將是民眾的荷包。

擔心中美關稅大戰,「中國便宜貨」不再,美國不少超市竟上演了中國產品的「搶購潮」。圖/取自搜狐網

擔心中美關稅大戰,「中國便宜貨」不再,美國不少超市竟上演了中國產品的「搶購潮」。圖/取自搜狐網

Politico、CNBC皆引述專家說法表示,川普的關稅策略將對美國消費者與企業構成雙重打擊。約克說,關稅成本最終將轉嫁消費者,推高日常用品價格,侵蝕購買力。克來默則預測,企業因成本上升可能縮減投資或裁員,進而引發失業,拖累國內消費市場。

格雷瑟指出,歷史經驗顯示,全面禁運式的高關稅往往適得其反。上世紀美國對中國貿易限制最終促使中國尋求其他市場,美國則損失了經濟影響力。當前,中國仍是全球製造業核心,美國若切斷貿易聯繫,恐難迅速重建供應鏈,企業將面臨斷貨與生產停擺風險。

儘管川普宣稱高關稅是為縮減貿易逆差與促進製造業回流,約克表示,關稅的破壞性遠超預期,可能引發供應鏈混亂與通脹螺旋,抵消任何短期收益。克來默批評,兩國經濟緊密相連,貿然斷裂將導致雙輸局面。

報導顯示,川普政府內部對關稅策略爭議仍在發酵。部分官員認為,與中國談判達成協議才是長遠之計,非無止境的關稅戰。隨著全球貿易環境惡化,美國經濟的抗壓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