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烏克蘭的代表團11日展開新一輪礦產協議會談,這是自白宮提出最新修訂版草案以來,美烏雙方首次面對面會談。新草案重新提出基輔先前已拒絕的強硬要求,引發烏方疑慮。路透引述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會談氣氛緊繃、對立,突破希望渺茫,使談判幾乎回到原點。
這次會談標誌著歷時數月的談判進入新階段。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視礦產協議為「回收」美國過往對烏援助的方式,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則希望藉此爭取國防保障。
基輔方面表示,這次華盛頓會談從11日起預計進行兩天,主要為技術層級討論,不涉及高階官員。此次烏方代表團由主管貿易的副經濟部長卡奇卡(Taras Kachka)率領,成員來自經濟部與司法部,隨團人員包括來自經濟部與司法部的官員。白宮方面尚未公布相關細節。美國財政部發言人證實雙方確有會談,並形容其為「技術性質」討論。
根據新草案,美國將獲得烏克蘭礦產資源的使用特權,並要求基輔政府將國營與民營企業開採自然資源所獲收益,全數納入一項共同投資基金。然而,這項提案並未包含美方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的條款,而安全保障正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首要訴求。俄羅斯目前佔領烏國約20%的領土。
《紐約時報》報導,新草案條件比以往更嚴格:在烏克蘭償還等同美國援助金額加上每年4%利息之前,美方將獨享共同投資基金所有收益。此外,美國還將保有對新項目的「優先提案權」,並可否決烏克蘭向第三國出售自然資源的決定。協議首年,烏克蘭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比美方條件更優的投資項目。
該基金將由美國政府轄下、負責海外投資業務的「國際開發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負責管理。該機構將提名3名董事會成員,而烏克蘭僅有2名,基金的每項投資亦將由該機構監督。
路透報導,消息人士並指出,文件中還藏有一項隱藏條款:美方要求「國際開發金融公司」接管一條穿越烏克蘭、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線。該管線由俄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Gazprom)經營。
美方於今年2月展開談判時即提出嚴苛的財務要求,當時澤倫斯基警告,這些條件恐需「烏克蘭好幾代人」才能償還。經密集談判後,基輔一度成功讓美方放棄部分強硬要求,雙方達成一份較可接受的草案。然而,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一場災難性會談,讓協議破局。該次會談導致美方短暫中止對烏軍援,自此之後,基輔處處謹慎,以免再觸怒白宮。
如今,基輔先前成功剔除的條款如美方控管基金、烏方需償還美援等,又重新出現在最新草案中,而安全保證則再度被刪除。基輔官員表示,他們視這些條件為未來談判的起點。
路透引述消息透露,烏克蘭政府已聘霍金路偉律師事務所(Hogan Lovells)擔任外部顧問,以協助處理礦產協議、捍衛烏克蘭的國家利益。澤倫斯基9日表示,礦產協議應對雙方皆有利,並可設計為促進烏克蘭現代化的架構。
多名知情人士指出,包括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與財政部長馬爾琴科(Serhiy Marchenko)等高層官員,預計兩周內將前往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年度會議,並將參加4月25日針對烏克蘭舉行的部長級會議。
什米哈爾2月曾強調:「總統或政府都不會簽署或考慮...無視國家利益的殖民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