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法律倡議團體14日向美國國際貿易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提出訴訟,要求阻止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外國貿易夥伴發動的全面關稅,理由是川普已逾越其職權範圍。
此案由無黨派的「自由正義中心」(Liberty Justice Center)代表五家美國中小企業提起訴訟。自由正義中心資深法律顧問史瓦布(Jeffrey Schwab)在聲明中表示:「不應由任何人獨斷決定足以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的稅收政策。根據憲法,課徵關稅與其他稅項的權力應屬於國會,而非總統。」白宮發言人尚未對媒體查詢做出回應。
英國《衛報》報導,主張自由市場的「自由正義中心」是伊利諾政策研究所(Illinois Policy Institute)旗下的訴訟部門,該中心曾在美國最高法院「詹尼斯訴美國各級政府員工聯盟」(Janus v. AFSCME)中發揮關鍵作用,成功削弱政府部門工會的集體談判權。
該中心指出,本案代表五家由業主經營的中小型企業提告,這些企業因關稅政策受到嚴重衝擊,包括一家位於紐約、專營葡萄酒與烈酒進口與分銷的公司、一家生產、銷售釣具的電商、一家從南韓與台灣進口ABS樹脂,在美國製造塑膠管材的公司、一家位於維吉尼亞州、專門製作電子教學套件與樂器的小型企業,以及一家總部設於佛蒙特州的女性自行車服飾品牌。
川普政府目前在佛州聯邦法院亦面臨類似訴訟,一位中小企業主要求法官阻止對中國商品所加徵的關稅。
川普先前對所有國家商品加徵10%關稅,並對據稱對美國出口設有高度障礙的國家課以更高稅率,但部分關稅措施已暫緩90天。
路透報導,川普的行政命令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該法授予總統面對「異常或特殊威脅」時的特別權力。自由正義中心在訴狀中指出,IEEPA 並未授權總統課徵關稅,寫道:「IEEPA從未被用來課徵關稅,歷任總統皆未曾援引該法或主張具備此項權力。」
該訴訟要求法院禁止執行相關關稅,並裁定川普無權祭出該等關稅措施。
總部設於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專門審理與國際貿易相關案件,包括關稅爭議、反傾銷、進口限制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