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接受英媒專訪,表態支持法國所倡導的歐洲軍事自主,並表示他敬佩的歐洲政治人物正是法國戰後象徵性領袖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范斯進一步強調,歐洲不能成為美國的永久安全附庸。此外,此外,對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指控華府「站在俄羅斯一方」的說法,范斯直斥:「荒謬至極」。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在英國新聞與評論網站《UnHerd》14日刊登的專訪中,范斯提到戴高樂這位曾領導法國對抗納粹、並於1959至1969年間擔任總統的政治家,他認為戴高勒在歐洲軍事自主問題上「說得沒錯」。范斯說:「戴高樂熱愛美國,但他也意識到,就像我現在所見,讓歐洲成為美國的永久安全附庸,既不利於歐洲,也不利於美國。」
范斯發表上述言論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領導的政府不斷批評歐洲國家過度依賴美國軍力來維持自身安全,並多次暗示,美國未必會協防那些未積極投資自身安全的北約盟國。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也警告,美軍駐歐洲「不會是永久存在」。
川普已要求北約各國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遠高於目前2%的標準,該標準預計將在今夏於海牙舉行的峰會上調升。
范斯說:「我不認為歐洲更獨立對美國不利,反而對美國有利。」他補充說:「回顧歷史,我坦白說,英國與法國當年對蘇伊士運河問題上與艾森豪的分歧,是對的。」
195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曾迫使英國與法國放棄軍事干預蘇伊士運河的計劃。當時戴高樂尚未就任法國總統。英法兩國未能奪回對該運河的控制權,這條關鍵水域對他們的經濟與殖民利益至關重要。
范斯指出,除了英國、法國與波蘭外,「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軍力根本無法維持合理的國防」。范斯直言:「坦白說,雖然這話聽起來直接,卻是事實,我有生以來,整個歐洲的安全體系始終仰賴美國資助維持。」
戴高樂的戰略思維深受蘇伊士危機啟發,並多次警告歐洲應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他推動法國軍事自主,包括發展核武與強化軍工產業,這一理念也影響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至今所倡導的「戰略自主」。
范斯也談及2003年美國主導的伊拉克戰爭,稱其為一場「戰略災難」。當時,美國即將入侵伊拉克,法國與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明確反對,僅英國支持美方行動。范斯表示,歐洲當時若能更獨立、更有勇氣表達立場,也許能阻止戰爭發生。他回顧歷史指出:「很多歐洲國家對伊拉克戰爭的質疑是對的,若當時歐洲更具獨立性、更願意挺身而出,也許能阻止那場戰爭。」
這位曾猛烈批評歐洲在移民與言論自由議題上的范斯,也試圖柔化語氣,強調他對歐洲的熱愛。范斯指出:「我熱愛歐洲人民。我一直強調,美國文化無法與歐洲文化分割,美國的建立深受歐洲的哲學、神學與移民模式所啟發。」但范斯也補充:「歐洲領導人對國防的投資長期不足,這必須改變。」
在專訪中,范斯還再度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這是兩人自2月在橢圓形辦公室爆發激烈交鋒以來的最新口水戰。當時范斯批評澤倫斯基「不知尊重」。
澤倫斯基日前在知名新聞節目《60分鐘》(60 Minutes)中表示,指控范斯「某種程度上為俄羅斯入侵辯護」,並受到莫斯科假訊息影響。對此,范斯反駁稱,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他就不斷批評俄方。「我也試圖從戰略角度出發,若我們真的想結束這場衝突,就必須理解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范斯說:「這並不表示在道德上支持俄羅斯的立場,也不是支持全面入侵,但你必須了解他們的戰略底線,同樣也要了解烏克蘭希望從這場戰爭中得到什麼。」范斯補充說:「由一個整個政府和戰爭資源都靠美國撐著的人來說我們站在俄羅斯那邊,實在荒謬至極。」並抨擊澤倫斯基的言論「毫無建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