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奶茶連鎖品牌「霸王茶姬」17日晚間在美國那納斯達克正式上市,當天股價漲幅破2成,年僅32歲的創辦人張俊傑一夜之間成為身價21億美元的富豪;張俊傑10歲時父母相繼離世,獨自流浪7年,18歲才學會認字寫字,正因為曾經是社會底層,一無所有,反而讓他在創業路上無所畏懼、敢衝,即使被黑也要打知名度,因此才能在大陸奶茶的殺戮戰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由於張俊傑在美國股市一夜致富,加上霸王茶姬1年10億人民幣(下同)的行銷支出,大陸媒體目前都是一面倒地報導他的成功之道;但從從媒體出現的細微「雜音」中卻能發現他「無產階級浪人」的習性。
近年來,霸王茶姬最讓人傻眼的行銷手法就是2024年7月,有關霸王茶姬「挖角星巴克副總裁」、「離職員工被公開個資」、「霸王茶姬公開向員工道歉」的3條新聞,一天之內全上了網路熱搜,事後,有媒體發現,這3則新聞全是霸王茶姬自己炒作的。「黑粉也是粉」、「黑紅也是紅」,這種為搏眼球而不擇手段的作法,霸王茶姬以前也幹過。
作為奶茶的後起品牌,張俊傑就像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一樣,完全不掩飾地模仿同業,例如,大陸最早以中國風原葉鮮奶茶起家的是「茶顏悅色」,霸王茶姬logo和產品取名就是直接模仿茶顏悅色;2021年霸王茶姬新的logo和包裝設計又模仿星巴克;之後,霸王茶姬在包裝袋和紙杯設計上又不斷模仿LV、迪奧、GUCCI、香奈兒。
霸主茶姬的模仿之舉在社交平台上引發很多爭議,有大陸網友還嘲諷:「買了兩杯奶茶,一次性全款拿下Dior和LV,感謝霸王茶姬」,但也有網友力挺:「霸王茶姬是懂『中國式設計』的好學生,致敬的事情,怎麼能叫抄襲呢、「花2萬買的包包和表妹花16元買的奶茶一樣,用來裝奶茶剛剛好」、「今天拿著霸王茶姬的袋子去Dior,一時間不知道是我尷尬還是櫃姐尷尬」。果然,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評論,加起來就叫「流量」、「聲量」,推高霸王茶姬的知名度。
就在上市的前一年,就是2024年5月,張俊傑公開向星巴克叫陣:「銷售額要超過星巴克中國」,隨後就有研究單位的報告透露,霸王茶姬正籌備赴美國上市,當年下半年或有重大進展。去年正是大陸消費市場急速萎縮的時候,但張俊傑反而大張旗鼓地擴張,為上市造勢。
據陸媒推估,霸王茶姬1年花的行銷預算在5億至10億元之間,遠超其他營收更大的同業,而且,霸王茶姬一年還花2億至3億元在分眾媒體上投放廣告,準確鎖定消費族群行銷。
為了加速推動海外上市,張俊傑還打破市場一眾眼鏡,進行讓人難以致信的擴張,根據「極海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霸王茶姬只有934家店,但截至2023年12月11日門市數飆到3114家,也就是說一年內開店超過2000家。與此同時,霸王茶姬的財報卻顯示,2022年仍虧損4800萬元,2023年淨利卻飆升到8億至10億元。
為擺脫大陸的殺戮市場,張俊傑揚言要在全球100個國家開店,但事實卻是霸王茶姬仍局限在東南亞市場,而且只有馬來西亞做得最好,但主要客群還是華人;而且,霸王茶姬在馬國的選址策略就是在星巴克附近開店。霸王茶姬至少目前還沒做到張俊傑所說的「東方星巴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