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關稅風暴下的美國經濟危機:諾獎得主揭川普政策的致命影響

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在2025年4月,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美國的貿易政策因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再度執政而掀起軒然大波。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這位長期為《紐約時報》撰寫專欄並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者,近期在接受彭博社(Bloomberg)主持人湯姆·基恩(Tom Keene)與保羅·斯威尼(Paul Sweeney)採訪時,針對川普推行的關稅政策發表了尖銳看法。他認為,這些政策不僅將重創美國經濟,更可能削弱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基於克魯曼的分析,本文將探討川普關稅政策的深遠影響,並揭示其對美國談判能力與經濟前景的潛在威脅。

關稅政策的經濟代價:數據背後的隱憂

克魯曼指出,川普提出的關稅計劃將使美國平均關稅率大幅上升,可能從目前的低水平跳升至20%以上,這一幅度遠超歷史上的經濟保護主義時期。例如,他將其與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相比,認為當前政策帶來的衝擊或許更為嚴重。根據他的估計,美國經濟對國際貿易的開放程度已是1930年的三倍,如此高的關稅跳升將導致經濟損失呈指數級放大,因為損失規模與關稅率的平方成正比。一個20%的關稅可能帶來約相當於10%關稅四倍的負面效應,這種數學邏輯讓企業難以適應。

此外,克魯曼預測,長期來看,這些關稅可能導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受到類似英國脫歐(Brexit)3-4%損失的打擊,甚至可能更糟。短期內,極端的政策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加劇問題。企業因無法預測未來關稅水平而遲疑投資,例如是否擴建墨西哥工廠,結果可能導致資本閒置,經濟活動放緩。這種「不確定性經濟學」正在侵蝕美國的生產力與競爭力。

對普通美國民眾而言,關稅帶來的影響將體現在真實收入的下降,而非立即失業率飆升。克魯曼強調,關稅通常不會直接導致經濟衰退,但會降低勞動效率,迫使人們轉向效率較低的產業。這種結構性損失可能長期拖累美國經濟,與川普政府宣稱的「重振製造業」目標背道而馳。

談判困境:中國大陸與歐洲的強硬立場

川普的關稅政策本意或許在於通過施壓迫使貿易夥伴讓步,但克魯曼認為,這一策略在現實中幾乎無望成功。以中國大陸為例,該國經濟規模已與美國相當甚至可能更大,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與政策自主性。克魯曼提到,中國大陸不會輕易在談判中妥協,尤其當川普試圖通過關稅強迫其開放市場時,中國大陸針對美國加徵245%關稅的強硬立場已顯現,外交部隨後於4月16日明確表示「中方不願打,但也絕不怕打」,充分顯示其堅定不讓步的決心。

歐洲的情況同樣令人堪憂。歐盟對美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僅為1.7%,幾乎沒有提升空間。克魯曼質疑,川普所謂的「貿易不公」說法缺乏實證支持,歐洲並未對美國構成顯著的不利競爭。當川普要求讓步時,歐洲幾乎無牌可打,這使得談判陷入僵局。這種單方面的關稅威脅非但未帶來優勢,反而讓美國顯得缺乏談判誠意,損害其國際形象。

更令人擔憂的是,川普的政策邏輯基於雙邊貿易平衡的誤解。克魯曼以個人財務為喻,指出一個人可能對雇主有盈餘、對超市有赤字,國家間貿易亦然。美國的整體貿易逆差主要源於資本流入的平衡機制,而非某國的「不公平」行為。這種認知錯誤讓川普的談判策略顯得短視,難以贏得盟友支持。

全球經濟秩序的崩解與美國特殊地位的喪失

克魯曼認為,川普試圖通過關稅重塑世界經濟秩序,但這一目標基於對現狀的錯誤判斷。美國雖有貿易逆差,但這與其吸引全球資本的能力密不可分,而非經濟結構的根本缺陷。川普主張的雙邊平衡貿易理念被克魯曼斥為「瘋狂」,因為它忽視了全球化分工的複雜性。這種政策可能導致供應鏈重組,進一步推高成本,損害美國的全球競爭力。

美國曾因2000年以來的較快生產力成長與較優的人口結構而享有經濟特殊地位。克魯曼哀嘆,川普的政策正逐漸摧毀這一優勢。與此同時,政府對科學研究的大幅削減——如NASA與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裁員——進一步削弱美國的技術創新能力。這些措施可能讓「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變成笑柄,美國的領導地位岌岌可危。

全球視角下,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動也損害了與盟友的關係。中國大陸的強硬回應與歐洲的無奈冷眼,顯示出國際社會對美國政策的普遍不滿。克魯曼警告,若這種趨勢持續,美國可能從經濟引擎轉為全球經濟的拖累,對世界經濟的穩定構成長期威脅。

貨幣與長期影響:羅伊·多恩布什的遺囑

談及貨幣政策,克魯曼回顧了其導師羅伊·多恩布什(Rudi Dornbusch)的教誨。多恩布什是現代外匯理論的奠基人,若他在世,定會對川普將人民幣貶值作為「中國大陸解決方案」的想法嗤之以鼻。克魯曼認為,這種策略忽略了中國大陸經濟的複雜性與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從長期來看,關稅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超過短期衰退的影響。克魯曼預測,若2025年美國真的陷入衰退,原因或許不在關稅本身,而在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與全球連鎖反應。企業投資停滯、消費信心下降,這些因素可能將美國經濟推向更深的泥潭,而這一切本可避免。

對普通美國人而言,生活成本上升與收入減少將是直接後果。克魯曼呼籲公眾關注這些結構性問題,因為它們將影響每一張餐桌上的飯菜與每一個家庭的未來。這種經濟學家的警示,值得政策制定者與民眾深思。

保羅·克魯曼的分析揭示了川普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與國際地位的雙重威脅。從經濟損失的數學模型到談判桌上的無力,再到全球領導地位的喪失,這些問題交織成一場潛在的經濟風暴。數據顯示,美國正處於一個歷史性十字路口,政策的不確定性與單邊主義可能讓其付出沉重代價。克魯曼的警告不僅是對當前政府的批判,更是一場對未來的呼喚。唯有回歸理性與國際合作,美國才能在這場關稅風暴中找到出路,否則,其經濟霸權或將逐漸沒落。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