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長阿拉克奇(Abbas Araghchi)與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26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展開第三輪談判,討論德黑蘭迅速推進的核計劃,並首度有雙方技術層級團隊參與。整場會談持續數小時,伊朗方面在會後表示,雙方在主要議題及細節上仍存在分歧。美方則形容,這次對話「積極且具建設性」。雙方在會後承諾將持續協商,並暫定於下周末(5月3日)舉行第四輪高層會議。
美聯社報導,阿拉克奇在談判結束後對國營電視表示,雙方以書面方式交換意見,他形容這次會談「非常認真且專注於實務」。阿拉克奇指出:「這次談判比以往更為認真,我們逐步深入到更細節的討論。」他說:「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過去那種籠統、泛泛的討論。當然,並不代表所有歧見都已化解。雙方在主要議題及細節上仍存在分歧。」
一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則表示,這次會談「積極且具建設性」。該位不具名官員說:「會談持續四個多小時,雖然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但在達成協議之路又邁出一步。我們已同意不久後在歐洲再度會面,感謝阿曼夥伴協助促成這次會談。」
阿曼外交部長布賽迪(Badr al-Busaidi),作為過去兩輪馬斯喀特與羅馬會談的調解人,在26日會談結束時也給出正面評價。布賽迪X平台發文指出,伊朗與美國一致確認,雙方都希望以相互尊重和長久承諾為基礎推動協議。他說:「美伊已針對核心原則、目標與技術層面議題進行討論。談判將在下周持續,並暫訂5月3日舉行進一步高層會議。」
阿拉克奇25日抵達阿曼,會談前曾在媒體簇擁下造訪馬斯喀特國際書展。美方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當天先在莫斯科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隔天抵達阿曼參加會談。
就在會談展開後不久,同一時間,伊朗南部一座港口發生大爆炸,造成至少18人死亡、約800人受傷。當局尚未說明爆炸原因。
本輪談判以限制伊朗核計劃、換取美方部分解除經濟制裁為目標,美伊敵對關係已持續近半個世紀。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威脅,若無法達成協議,將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另一方面,伊朗官員也日益強硬警告,若無協議,他們可能會利用現有接近武器級濃縮水準的鈾庫存發展核武。
伊朗2015年與多國達成的核協議曾限制其核計劃,但川普於2018年單方面退出,隨後幾年間衝突與攻擊不斷升級。以哈戰爭在加薩地帶持續,也令整個中東局勢高度緊張。
川普前往羅馬出席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葬禮時再次表示,希望透過談判達成新的核協議,但也重申若談判失敗,不排除動武。川普在空軍一號說:「我們已與伊朗進行了多次對話,我認為我們將能達成協議。我當然更希望透過談判解決,而不是採取其他手段。這對全人類都有好處。」他補充說:「有些人希望以一種更激烈、更兇狠的方式解決,我不希望伊朗落入那種局面,只要我們還有辦法避免。」
此次會談由美伊兩國專家的技術層級會議打頭陣,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指出,原訂談判僅安排一天,但「隨著談判進入技術與專家層級、細節檢視階段,若有需要可能會延長」。伊朗方面,由副外長塔赫特-拉萬奇(Majid Takht-e Ravanchi)領銜專家團隊。拉萬奇曾參與2015年核談判。美國的技術團隊則由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安東(Michael Anton)率領。不過,與2015年美方談判代表相較,安東並不具備核政策經驗。
伊朗方面堅持保有濃縮能力是不可讓步的底線。但美方特使威特科夫在電視專訪中一度表示伊朗可將濃縮水準維持在3.67%,隨後又改口稱必須「全面停止濃縮」,而這一立場也由盧比奧多次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