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專欄】權力博弈:習近平東南亞行背後的中美角力

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背景下,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於2025年4月14日至18日訪問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三國,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此行正值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推行高關稅政策,對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全球經濟造成顯著衝擊。習近平此行不僅顯示中國大陸對東南亞的重視,更凸顯其試圖在中美競爭中鞏固區域影響力的戰略意圖。本文將分析此次訪問的背景、目的與影響,探討東南亞國家在中美博弈中的立場與策略。

中美貿易戰下的東南亞格局

根據日本國防研究所(NIDS)區域研究部長庄司智孝 在2025年4月25日《NIDS評論》第372號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對多國實施的高關稅政策,對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造成顯著經濟壓力。越南面臨46%的關稅威脅,馬來西亞為24%,柬埔寨則高達49%。這些關稅不僅影響各國對美出口,也迫使東南亞國家重新審視其在中美之間的經濟與外交平衡。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在習近平出訪前表示,此行旨在強化與東南亞的「命運共同體」關係,顯示其將東南亞視為對抗美國壓力、穩定區域供應鏈的重要夥伴。此次訪問選擇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三國,顯示中國大陸在東南亞的優先合作對象,並試圖通過經濟合作與外交互動,進一步拉攏這些國家。

越南的謹慎平衡策略

習近平此次訪問越南,受到越南政治領導層的高度重視。越南共產黨總書記托蘭(Tô Lâm)、國家主席盧氏瓊(Lương Cường)等「四駕馬車」全員出動,顯示對中國大陸的尊重。然而,越南在中美之間的立場更顯謹慎。根據庄司智孝的報告,習近平在與托蘭會談中批評美國的單邊主義,強調中越應共同維護自由貿易,但越南官方媒體《人民報》(Nhân Dân)刻意未報導此言論,顯示其不願公開與美國對立。

中越近年在經濟合作上進展顯著,例如雙方同意建設連接兩國的鐵路網。儘管南中國海爭議曾使雙方關係緊張,但越南選擇將爭議暫擱一旁,優先發展與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同時,越南對美貿易順差龐大,2024年對美出口額達約1,200億美元,占其總出口的30%以上。因此,越南在積極與中國大陸合作的同時,仍致力於與美國談判,尋求降低關稅影響。

越南的立場反映了其在中美競爭中的兩難處境。雖然中國大陸是其最大貿易夥伴,但美國市場對越南經濟至關重要。庄司智孝分析指出,越南在聯合聲明中同意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但措辭溫和,顯示其在對華合作與對美關係之間尋求微妙平衡的努力。

馬來西亞的親中姿態

習近平訪問馬來西亞時,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親自到機場迎接並送行,顯示馬來西亞對中國大陸的高度重視。2024年中馬建交50周年時,安華曾期盼習近平到訪,但當時僅由中國大陸總理李強出席。此次習近平親訪,滿足了安華的期待,也凸顯中馬關係的緊密。

在歡迎晚宴上,安華發表措辭強硬的演說,批評美國的關稅政策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並讚揚中國大陸的全球倡議為「世界帶來希望」。根據庄司智孝的報告,安華強調中國大陸的目標是「共同發展而非支配」,顯示馬來西亞在中美競爭中更傾向於中國大陸。此立場與馬來西亞近年對美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不滿有關,特別是川普提出的「加薩外移」計劃,激怒了馬來西亞政府。

馬來西亞對美出口占其總出口的約20%,但中國大陸是其最大貿易夥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約1,000億美元。面對美國24%的關稅威脅,馬來西亞選擇深化與中國大陸的合作,以緩解經濟壓力。同時,作為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試圖在區域內扮演更積極角色,借助中國大陸的支持提升國際影響力。

柬埔寨的堅定親中路線

習近平抵達柬埔寨時,受到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Norodom Sihamoni)與參議院院長及國王顧問團主席洪森(Hun Sen)的迎接,顯示柬埔寨對中國大陸的特殊重視。根據柬埔寨外交部聲明,習近平與首相洪馬內(Hun Manet)會談中,雙方承諾共同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發展,維護開放的貿易體系。

柬埔寨長期以來是中國大陸在東南亞的堅定盟友,中國大陸投資占其外資總額的40%以上,2024年達約30億美元。面對美國49%的關稅威脅,柬埔寨經濟高度依賴對美出口的紡織業可能遭受重創。因此,柬埔寨在公開聲明中雖未直接批評美國,但措辭明顯傾向中國大陸,強調多邊貿易的重要性。

儘管柬埔寨在外交上親近中國大陸,其對美貿易仍不可忽視,2024年對美出口額約90億美元,占其總出口的40%。為避免刺激美國,柬埔寨在聯合聲明中避免過激措辭,顯示其在中美之間的謹慎立場。

習近平2025年4月的東南亞之行,是中國大陸在中美競爭加劇背景下,鞏固區域影響力的重要舉措。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三國在接待規格與外交表態上均顯示對中國大陸的重視,但各自的對美立場有所不同:越南謹慎平衡,馬來西亞公開靠攏,柬埔寨則在依賴中國大陸的同時謹慎應對美國。這些差異反映了東南亞國家在中美博弈中的複雜考量。隨著美國高關稅政策的持續影響,東南亞的區域格局可能進一步向中國大陸傾斜,但各國仍將根據自身利益,靈活調整其外交與經濟策略。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