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稀土元素作為現代科技的命脈,從電動車到風力發電機,再到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其重要性無可替代。然而,全球稀土供應鏈高度集中於中國大陸,這使得稀土成為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近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起的對中關稅戰,引發中國大陸對稀土出口的限制,迫使美國重新審視其對中國大陸稀土的依賴。本文將探討稀土在中美關稅戰中的角色,分析中國大陸的壟斷地位、美國的戰略應對,以及這場資源爭奪戰的潛在影響。
稀土戰爭的導火索:關稅與報復
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升級以來,關稅成為雙方博弈的主要武器。根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部資深研究員嶌峰義清 4月10日的報告,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徵高達125%的關稅,作為回應,中國大陸對美國進口商品施加84%的報復關稅,並於2024年4月4日宣佈對7種稀土元素實施出口限制,包括:釤(Samarium)、釓(Gadolinium)、鋱(Terbium)等中重稀土元素。這些稀土元素在高科技產品如超強力磁鐵和螢光體中不可或缺,對美國的工業鏈構成威脅。
中國大陸的稀土出口限制並非首次。2010年,中國大陸因釣魚台爭議對日本實施稀土出口禁令,導致全球稀土價格飆升。這一事件促使美國重啟加州馬丁帕斯(Mountain Pass)稀土礦,並推動加拿大、澳洲等地的新礦開發。然而,中國大陸的報復措施顯示其在稀土市場的霸權地位,美國經濟因對中國大陸8.3%的出口依賴而面臨壓力。
稀土出口限制不僅是經濟報復,更是一種地緣政治策略。川普將稀土視為安全保障的關鍵,強調其在國防和能源轉型中的角色。中國大陸則利用稀土作為談判籌碼,試圖在關稅戰中佔據上風。
中國大陸的稀土霸權:生產與精煉的雙重壟斷
中國大陸在全球稀土市場的支配地位令人震驚。根據2023年的數據,中國大陸稀土產量佔全球67.8%,埋藏量佔48.9%。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在稀土精煉領域幾乎處於完全壟斷地位,全球92%的稀土精煉由其掌控。即使美國或其他國家增加稀土開採,若無精煉能力,仍需依賴中國大陸,這使得供應鏈風險居高不下。
稀土精煉的技術門檻極高,涉及大量有毒化學藥品、放射性副產品及環境污染,這使得歐美國家因嚴格的環境法規而難以發展精煉產業。反觀中國大陸,自1950年代起便大力投資稀土產業,1992年鄧小平提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的口號,奠定了其全球領導地位。然而,這種發展也帶來環境破壞和勞動條件惡劣等問題。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40年,中國大陸的稀土產量佔比將降至55%,精煉佔比降至78%,但仍維持主導地位。這種壟斷格局使得美國在關稅戰中面臨兩難:繼續依賴中國大陸稀土可能削弱其戰略自主性,而切斷供應則可能導致產業鏈斷裂。
美國的稀土困境:依賴與脫鉤的兩難
美國對中國大陸稀土的高度依賴暴露了其供應鏈的脆弱性。美國約70%的稀土進口來自中國大陸,且幾乎所有稀土礦石需出口至中國大陸進行精煉。中國大陸對稀土實施出口限制後,美國中重稀土的進口變得困難,精煉成本因84%的關稅而大幅上升。根據嶌峰義清的分析,美國將稀土列為安全保障的核心,川普於2024年3月20日簽署行政命令,推動國內稀土生產的「緊急措施」。
然而,美國的稀土脫鉤之路充滿挑戰。雖然馬丁帕斯礦的重新開採顯示進展,但美國缺乏足夠的精煉能力,短期內難以實現自給自足。此外,稀土開採和精煉的高環境成本與美國的嚴格法規相衝突,可能延緩產業發展。
美國也試圖通過國際合作分散風險,例如與加拿大、澳洲和格陵蘭合作開發新礦床。然而,這些地區的稀土礦多以輕稀土為主,難以滿足對重稀土的高需求。中國大陸南部的離子吸附型礦床是全球重稀土的主要來源,澳洲的蒙特威爾德(Mount Weld)礦床僅含5.3%的重稀土,遠無法與中國大陸競爭。
稀土的地緣政治棋局:烏克蘭與全球供應鏈
稀土的爭奪不僅限於中美之間,還涉及其他地緣政治熱點。川普曾提出以稀土為條件介入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停戰談判,試圖獲取烏克蘭的資源權益。烏克蘭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其稀土埋藏量尚未得到充分確認,且以輕稀土為主,商業價值有限。根據嶌峰義清的分析,川普對烏克蘭稀土的提及可能更多是政治姿態,而非實際的戰略考量。
全球稀土供應鏈的多元化是長期目標。IEA預測,隨著淨零排放目標的推進,到2040年,稀土需求將激增,淨零能源用途的稀土需求將成長340.5%。這促使各國加速稀土礦的勘探與開發,但中國大陸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短期內難以撼動。
稀土的供應風險不僅限於稀土本身。其他關鍵礦物如鋰、鈷和鎳的生產也高度集中於少數國家。例如,中國大陸佔全球鎵產量的98%,這對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這種資源集中性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
稀土作為現代科技的基石,在中美關稅戰中成為關鍵的戰略資產。中國大陸憑藉其生產與精煉的雙重壟斷,牢牢掌控全球稀土供應鏈,而美國試圖通過國內開採和國際合作實現脫鉤,卻面臨技術、成本和環境的多重挑戰。川普的關稅政策雖然彰顯了對中國大陸的強硬立場,但也讓美國付出稀土供應的代價。未來,稀土的爭奪將不僅是經濟競爭,更是地緣政治博弈的縮影。美國能否掙脫中國大陸的資源枷鎖,仍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