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就職百日】川普政策關鍵推手 美聯社盤點14位核心官員

美國總統川普總統將迎接他的就職百日。圖/取自白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總統將迎接他的就職百日。圖/取自白宮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總統(Donald Trump)29日將迎接他的就職百日,在這史無前例的首個100天裡,川普的政策背後有許多主要推手,無論是經常出現在電視螢幕上的人物,還是選擇遠離鎂光燈的幕後操盤手,這些官員都在一連串行政命令與政策的推動中扮演關鍵角色。川普這些政策不僅打破過往常規、動搖全球市場,也為川普的第二任期奠定了基礎。這些官員中,有人推動重塑今日美國的多項政策:關稅、驅逐出境、裁撤聯邦員工與預算削減。也有些人負責經營「川普品牌」,塑造媒體與公眾對政府施政的觀感,在推動川普政策時展現出高度效率與行動力。

白宮副新聞秘書赫斯頓(Liz Huston)表示:「川普總統組建了一支致力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卓越團隊。在他的領導下,內閣與白宮官員們團結一致,肩負起引領美國進入新黃金時代的使命。」

美聯社盤點了這100天以來,推動這一切的14位核心人物: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 與保護主義路線的微妙拉鋸
貝森特被稱為「市場耳語者」,這位前避險基金經理人處理數十年來最複雜的貿易談判。華爾街視他為溫和穩定的影響力,每當貝森特發言,股市往往上揚。然而,川普本質上是保護主義者,貝森特相對親貿易的立場是否能勝出,仍有待觀察。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 從私人律師到司法強勢執法者
作為總統私人律師之一,如今身兼美國司法部長,她積極打擊對特斯拉(Tesla)經銷商發動攻擊的「國內恐怖分子」。順應川普立場,她指示檢察官對槍殺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care)執行長湯普森(Brian Thompson)的被告孟喬内(Luigi Mangione)求處死刑。她也讚揚司法部對Google的反壟斷訴訟勝訴,但未來對大型科技公司的處理態度仍待觀察。

邊境沙皇霍曼(Tom Homan) 重啟驅逐政策的強硬執行者
身為白宮「邊境沙皇」的霍曼,主導大規模驅逐出境政策。他為疑似幫派分子遣返薩爾瓦多的政策辯護,並在3月受訪時承諾「每天再增加一班驅逐航班」。霍曼曾在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與川普第一任期時於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任職,並為保守派「2025計劃」(Project 2025)貢獻內容。

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 貫徹川普主張的議會推手
身為眾議院議長,強生能掌握議事槌全仰賴川普。與未來的挑戰相比,這100天可能只算是暖身。他的任務包括將白宮「DOGE辦公室」的削減計劃法制化,並試圖推動川普全面減稅與移民政策,儘管共和黨在眾院的控制權十分微弱。到目前為止,他已成功壓制黨內對川普關稅政策的不滿聲浪。

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 衛生機構的爭議性改革者
小羅勃甘迺迪是「疫苗懷疑論者」或「讓美國再次健康」運動的代表人物,如今他擔任衛生部長,推動大規模預算刪減。針對FDA、CDC、NIH等機構的改革提案可能影響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防治、食品檢驗等項目。他最近下令食品企業於2027年前移除合成染料,並批評減重藥物等其他產業。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 反擊媒體毫不留情的辣妹發言人
27歲的萊維特是史上最年輕的白宮新聞秘書,是川普第二任期政策的對外發言人。她以在記者會上與媒體針鋒相對著稱,尤其在關稅與移民議題上。談及馬里蘭州人賈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遭驅逐時,她反擊道:「根據在場各位的誇張報導,你們大概以為我們遣返的是年度最佳父親候選人。」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川普關稅政策的熱烈擁護者
華爾街億萬富翁、現任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同時也是關稅政策的熱烈擁護者。他在任命聽證會上主張對等關稅,並指控外國長期佔美國便宜。與較為內斂的貝森特不同,盧特尼克在電視上相當高調,有時甚至給白宮帶來困擾。他曾呼籲美國人不要害怕經濟衰退,即便川普自己承認關稅可能帶來短期痛苦。

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 掌控移民政策與法律戰線的操盤者
再次擔任白宮副幕僚長的米勒,掌管移民政策,權力比第一任期更大。他推動大規模驅逐出境與動用1798年《外國敵人法》(Alien Enemies Act)。在移民以外領域,他也積極介入川普與大型律師事務所的對抗。

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 我行我素的DOGE實權領導人
馬斯克是「政府效率部」(DOGE)的實權領導人,在削減聯邦人力方面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他仍我行我素,直言批評川普關稅政策,並嘲笑一名白宮顧問是「白痴」,甚至稱社會安全制度是「龐氏騙局」。因特斯拉股東施壓,馬斯克已暗示將逐步退出「DOGE」職務。

川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重返政壇的反自由貿易鷹派
納瓦羅是制定全球關稅戰的主事者。第一任期即是要角,如今再度帶著保護主義、反自由貿易立場回歸,儘管因拒絕配合1月6日調查遭判刑過。川普任命他時表示:「納瓦羅遭『深層政府』惡劣對待。」納瓦羅與馬斯克在關稅議題上公開衝突。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 主導國務院瘦身的最高外交官
民主黨曾寄望這位前同僚擔任國務卿後,能讓川普的外交政策有所節制,但盧比奧卻主導大幅縮減國務院規模,包括將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丟進碎木機」。他在移民議題上態度強硬,支持將移民遣送回薩爾瓦多,以及吊銷參與支持巴勒斯坦抗議者的學生簽證(部分簽證後來恢復)。身為美國最高外交官,他也向烏克蘭施壓,要求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 白宮疑歐論政策的代表人物
川普的副總統迅速確立自己的地位,對黨內那些對黨內質疑川普的人不假辭色。范斯作為白宮歐洲懷疑論政策的代表人物,曾在橢圓形辦公室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前問道:「你有跟美國說過一次謝謝嗎?」

白宮管理及預算局局長沃特(Russell Vought) 保守派計劃的主要撰稿人
沃特是管理與預算局(OMB)局長,他曾在川普第一任期擔任官職,但更廣為人知的是《2025計劃》(Project 2025)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儘管川普試圖與該計劃劃清界線,但許多政策方向仍呼應其主張,包括裁撤聯邦員工、大規模驅逐、以及廢除教育部。沃特目前負責落實DOGE計劃。

總統幕僚長威爾斯(Susie Wiles) 確保政府機器順利運轉的要角
威爾斯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幕僚長,儘管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卻在川普圈子內負責協調各方勢力。佛州資深政治人物斯蒂帕諾維奇(Mac Stipanovich)曾對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形容:「她擅長應對那些情緒不穩、難搞又有高知名度的男性領導人。」威爾斯多年來一直是川普內圈的重要成員,以冷靜、控制得宜著稱,確保政府機器順利運轉。

 

延伸閱讀

臉書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