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梅花媒體集團
民進黨傾全黨之力和國家機器追殺國民黨立委,36名現任國民黨區域立委中,34人被提出罷免案,最後可能有30名左右會正式成案,許多藍委情況告急;民進黨有可能在補選後成為立法院過半席次的最大黨,將配合賴清德總統完全執政、完全獨裁。
就算民進黨無法完全執政,透過濫用司法、選擇性辦案,不合「比例原則」地處理幽𤫊連署案,搜索國民黨各縣市黨部,覊押各地黨部工作人員,甚至於以不當集會違反《集會遊行法》名義,構陷黨主席入罪、入監,使國民黨群龍無首;最後,透過憲法法庭「解散國民黨」,將國民黨「團滅」,看來是民進黨高層的終極目標。
此時此刻,由於面臨「被殲滅」的危機,國民黨主席選舉應該考慮的不再是朱立倫主席連任與否,而是值此「危急存亡之秋」,誰最適合當黨主席。下一任黨主席面臨兩大挑戰,第一個挑戰來自大罷免,新任黨主席選出來的時間點,如果在大罷免之前,而大罷免結果,國民黨不僅失去好幾席立委,甚至民進黨取得多數席次,成為完全執政黨,國民黨主席能不因此引咎辭職嗎?屆時領導中心崩塌,黨員士氣一洩千里,國民黨將難以抵抗被團滅、被解散的危機。
民進黨終極目標 團滅國民黨
第二個挑戰來自2026年的地方選舉,國民黨目前擁有14個縣市行政首長職位,2026年的選舉,如若縣市長席次丟掉2席以上,縣市議員的總得票率減少,不少縣市議會又不能取得過半席次,屆時「罩不住」的黨主席又得辭職,黨內豈不大亂?倉促換主席後,2028年大選可能兵敗如山倒,總統及立委都慘敗,國民黨實質上被「團滅」。
所以下任國民黨最適合的候選人應該是:1,在黨內輩分夠高,政治社會聲望也非一般黨內要角可比,如果大罷免及2026年地方選舉,國民黨即使有小挫敗,也擋得住黨內各勢力龍頭及其黨羽的「逼宮」;換句話說,新的黨主席罩得住、鎮得住,不會輕易被趕下台!
2,現任縣市長及想競選連任的縣市長,不適合擔任下屆黨主席。台灣選民現在不接受「吃碗𥚃、看碗外」「做一半」的政治人物;韓國瑜被罷免案例已經形成「魔咒」,因此,即使是不連任的縣市長,因所剩任期與黨主席有重疊,也不合適出任下屆黨主席。
3,下屆黨主席,如果可能是2028年國民黨潛在總統候選人也不合適,他們即使挺過大罷免危機,或是2026年地方選舉失利,在黨內競爭2028總統候選人時,爭取自己被提名,一定會被批評不公正、不公平,徒然滋生困擾及引發分裂危機!
從上述3個前提來考量國民黨黨主席人選,態勢就很明朗。我們把3個前提倒過來分析,第一,誰有可能成為2028總統候選人?盧秀燕、韓國瑜、張善政、蔣萬安、朱立倫及侯友宜實力可能有所差異,都是可能人選,都不應因大罷免或2026縣市長選舉而折損,因此,都不適合出任國民黨黨主席。此外,任何人擔任主席再成為總統侯選人,彼此之間、他們的班底及支持者都會認為不公平。
第二,排除枱面上有正式政治職位的人物,則盧韓張蔣侯也都不合適,只有朱符合於這個前提要件,朱的班底應該也認為,他連任黨主席只是剛剛好。但朱必須主動宣布不考慮成為2028年總統侯選人,純粹只想為國民黨奪回政權,扮演「造王者」的角色,否則,朱連任黨主席仍然有可能成為2028總統侯選人的紛擾。
第三,就輩分而言,盧韓張朱侯蔣都是黨內70歲以下的菁英,政治分量都夠;論政治歷練,除盧秀燕、侯友宜、蔣萬安以外,也都是五院院長級的人物;而韓張朱侯4位都參與過總統大選,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平心而論,擔任下屆黨主席再回鍋總統大選,對不起沒有參選過、有意願、有條件的黨內同志,也會被認為「政治算計」太深!
公正無私 馬英九不二人選
國民黨下屆黨主席應該找一位輩分夠重,公認最客觀、無私,絕對不會出來參選2028年總統的人出來主持大局,帶領國民黨走出被「團滅」危機。從政治輩分及分量上來看,前總統馬英九先生是最合適人選,他絕無可能再參選總統,不沾鍋的個性可使黨內各勢力都放心。再加上馬執政8年後,國民黨淪為在野黨,他有義務、有責任率領國民黨重返執政。只是,國民黨員要給他機會。
此外,馬英九可以黨主席身分,循吳伯雄之路,再造國民黨,重新從台獨手中奪回中華民國招牌,重塑以中華文化為主軸的中心思想,以黨主席身分進行「馬習三會」,降低台海兵凶戰危風險!
馬英九個人背負國民黨失去執政的包袱,只有出任黨主席驘回政權,才能重設自己的歷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