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恐攻事件兩國關係急速惡化,7日兩國發生空戰,巴基斯坦空軍使用中國製造的殲-10戰機擊落印度的法國製飆風戰鬥機,引發全球軍事界高度關注,這被視為中國戰機實戰表現的一項里程碑。
路透報導,這場衝突提供各國空軍一個難得的觀察機會,能夠了解飛行員、戰鬥機與空對空飛彈在實戰條件下的真實表現。美國與中國都對此十分關注,進而為未來台海與印太地區緊張局勢做好準備。
目前尚未有官方證實具體使用的武器系統,但社群媒體上流傳的消息指出,巴基斯坦可能發射了中國的霹靂-15空對空飛彈,與印度飆風戰機所配備的歐洲流星飛彈(Meteor)形成對決。這兩款導彈皆為當前最先進的雷達導引武器,射程與命中率備受矚目。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軍事航空專家巴里(Douglas Barrie)指出,中、美、法等國的軍事機構都在密切分析此事件,以評估各類戰術與裝備的效能。特別是霹靂-15的表現,被視為中國脫離蘇聯技術依賴、邁向自主先進軍工的重要指標。
然而,許多關鍵細節仍不明朗,包括導彈的實際使用版本、命中準確性與飛行員訓練水準。有業內人士指出,一張網路照片顯示未命中目標的飛彈殘骸,進一步增加了不確定性。專家推測,巴基斯坦可能僅配備霹靂-15的出口版本,而非中國空軍所用的高階型號。
儘管外界質疑霹靂-15射程是否真的超越流星飛彈,但分析普遍認為其性能不容小覷。為因應這類超視距武器的威脅,美國正透過洛克希德馬丁研發AIM-260新型導彈,而歐洲也在推動流星的中期升級計畫。
此一空戰事件不僅突顯中國軍工崛起對全球軍備格局的衝擊,也讓相關國家更加重視實戰數據對未來軍事決策的重要性。隨著更多資訊曝光,各方對武器系統的性能將有更深入的理解,這場空中交鋒恐將成為全球軍事發展的重要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