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出售的金條掺假?近日,一則網傳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有消費者稱,其朋友在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南翔支行購買的金條在加工時出現疑似「雜質」,懷疑所購為「掺假」黃金。事件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金融監管部門也迅速介入。
5月7日,有網友在社群網站發文稱,朋友在工行購買的金條在剪開熔化過程中出現深色物質,懷疑金條成色不純。根據網傳聊天截圖與爆料內容,涉事金條購自工行上海嘉定支行下轄的南翔支行,為「如意金」系列產品。
消息曝光後,上海市金融監管局、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第一時間介入,並對該批次金條實施封存處理。
5月9日,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嘉定支行正式回應:「經與當事人聯繫並協商一致,涉事兩款金條已送至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國家金銀製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進行專業檢測,並由上海市嘉定公證處辦理全程證據保全公證」。
檢測結果顯示,兩款金條金含量均為99.99%,無質量問題。工行指出,所謂「雜質」為金條售出後表面附著的外來物質,經清洗後已脫落,無法構成產品內在質量問題。該檢測結果已獲得客戶認可,金條亦已歸還客戶。
根據工行介紹,涉事金條為該行推出的「如意金」系列產品,成色為99.99,由經上海黃金交易所認證的指定加工企業鑄造。該系列產品提供20克至1000克不等規格,客戶可通過櫃面或電子銀行辦理購買與積存。
工行表示,「如意金」提供回購服務與積存賬戶功能,並承諾將繼續保障消費者權益、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