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地名 擴張地盤」  Politico分析川普對操弄地圖的迷戀

美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出身房地產業,習慣透過土地與品牌的所有權取得權力。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YouTube頻道
美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出身房地產業,習慣透過土地與品牌的所有權取得權力。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YouTube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針對是否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爆發激烈交鋒,凸顯他一貫透過改寫世界地圖,來主導甚至擾動外交政策。此舉不僅引發盟邦不安,也使白宮與媒體在地圖標示上爭議不斷,外界更擔憂敵對國家藉機擴張領土主張,引發更大混亂。而川普對重劃地圖的迷戀,早在首次入主白宮前便已成形。他出身房地產業,習慣透過土地與品牌的所有權取得權力,這套思維如今也深刻滲透進他的政治作風。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我骨子裡就是個房地產開發商。」川普6日在橢圓辦公室會晤卡尼時說,談及他希望將加拿大納入美國的構想。「當你移除那條人為劃出的界線……當你看到那個合而為一的美麗地貌時,我是一個很有藝術感的人。」

2022年,川普告訴記者貝克(Peter Baker)與格拉瑟(Susan Glasser)說:「我愛地圖。我總說:『看看格陵蘭有多大。那塊地方這麼巨大,理應屬於美國。』」

川普曾表示,他希望美國「拿下」格陵蘭,讓加拿大成為「第51州」,「奪回」巴拿馬運河,並「擁有」加薩。他的地圖觀點不僅令白宮新聞團措手不及,還因他將「墨西哥灣」稱為「美洲灣」(Gulf of America)而引發與墨西哥的外交摩擦,事實上,這片水域早在美國建國前數百年就已稱為「墨西哥灣」。隨著美伊關係緊張升高,川普下周的中東行期間,也考慮將「波斯灣」改名為「阿拉伯灣」(Gulf of Arabia)。

根據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地理學教授奧芬(Karl Offen)的說法,這是一種從地圖誕生以來就存在的政治策略。奧芬說:「地圖與政治自始即合而為一,命名即宣示主權。」

這種命名與主權宣示已在地緣政治上產生具體影響。它成為加拿大大選的核心議題、引爆格陵蘭的抗議潮,也使白宮新聞團陷入混亂。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威脅要起訴Google,指其配合「美洲灣」的新命名。伊朗外長則誓言,若川普推進「阿拉伯灣」一說,將面對「全體伊朗人的憤怒」。

多年來,地圖一直是川普政治訊息的核心。他在兩個任期中經常引用以郡為單位的選舉地圖,大片紅色區塊呈現全國版圖一片赤紅,用以強化他選舉勝利的正當性,即使這些地圖未能反映出紅郡通常人口稀少。第一任期內,川普曾在橢圓辦公室展示一張似乎用奇異筆修改過的風暴預測地圖,成為網路熱議話題。

自從贏得第二任期後,川普在社群媒體上多次發布政治地圖,包括標示「美洲灣」的版本,以及美國與加拿大合併的地圖。隨著他的擴張主義傾向愈發明目張膽,川普也將其包裝成房地產語彙。例如,他稱被戰火摧毀逾18個月的加薩走廊是「海濱地產」,又是「一個大型房地產案場」,甚至在Instagram上分享一支由AI生成的「川普加薩」(Trump Gaza)影片,彷彿開發商的簡報影片。

川普6日在橢圓辦公室接見卡尼時,「第51州」的說法已成為這位加拿大新任總理最關切的議題之一。卡尼當面回應:「你熟悉房地產就知道,有些地方永遠不會出售。」藉此向加拿大民眾釋出堅決拒絕的訊號。川普則笑說:「永遠別說『永不』。」

川普抱怨加拿大在經濟上「剝削」美國,並主張兩國若合併將對彼此更有利。他與副總統范斯(JD Vance)也聲稱,美國在格陵蘭擁有安全利益,理由是俄羅斯與中國的威脅。美國在資源豐富的北極地區亦有更廣泛的戰略考量,冰層融化使新航道逐漸開放。

然而,川普對加拿大與格陵蘭的執迷,部分也可從地圖上的視覺效果解釋。加拿大是全球第二大國,格陵蘭則是全球最大島嶼。但由於兩者緯度偏北,在常用的墨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地圖中,這些地區的面積會被放大。

威斯康辛大學歐克萊爾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Eau Claire)地理與人類學系主任魏歇爾特(Ryan Weichelt)指出:「如果你想奪取某地,先讓它看起來很大,」他說:「這是政治地圖學中早已存在的慣用手法,藉由選對投影方式來強化你的主張。」

白宮通訊主任張振熙(Steven Cheung)透過聲明表示,川普對「地理與歷史有深厚的欣賞」,並補充:「本屆政府的核心理念是「美國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

今年3月,美國第二夫人烏莎(Usha Vance)原定前往格陵蘭首都參加狗拉雪橇比賽,但在丹麥與格陵蘭官員嚴詞批評該行程為川普「併吞言論」升級後,行程緊急取消。

格陵蘭總理尼爾森(Jens-Frederik Nielsen)上月表示:「我們永遠、永遠不會淪為任何人可購買的財產,這才是最需要了解的訊息。」為卡尼本周的回應埋下伏筆。

川普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洲灣」的行動,也令白宮新聞團陷入混亂。在美聯社因其編輯指南中建議保留原名而被限制採訪特定活動後,官員封殺該社記者與攝影團隊參與部分行程。最終,一名法官裁定,必須恢復美聯社在白宮聯合採訪團的成員資格。

正值伊朗核談之際,川普7日又對記者表示,他將在下周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卡達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期間「做出決定」,考慮是否將「波斯灣」改名為「阿拉伯灣」,目前這三國皆使用「阿拉伯灣」一詞來稱呼這條離美國海岸超過7000英里的水道。

「我不想傷害任何人的感情。」川普說,「但我不知道是不是會有人受傷。」

伊朗迅速反擊。該國外長阿拉格奇(Seyed Abbas Araghchi)表示,這項更名「短視近利」,只會「引來所有伊朗人的憤怒」。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