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期爆出激烈軍事衝突,巴基斯坦空軍出動中國製殲-10戰機,擊落了印度空軍的法國製「飆風」戰機,震撼軍界、掀起熱議。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我國目前現役的幻象2000與IDF戰機,在航電系統上較中國主力戰機處於劣勢;但F-16V型主力戰機在雷達性能還是電子戰能力上,皆有機會與殲-10系列戰機抗衡。
此次印巴衝突導火線,仍是雙方爭議多年的喀什米爾主權問題。飆風戰機原為印度空軍新銳主力之一,性能優異,被視為台灣空軍現役幻象2000的後續機型。這次遭殲-10擊落,也是中國製先進戰機首度在實戰中擊敗西方主力機型,象徵陸製航空科技實力邁出重要一步,讓不少軍事專家開始反思台灣空防現況。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蘇紫雲表示,未來空戰決定性的關鍵要素,除了匿蹤之外,就是長程接戰能力,也就是航電系統,台灣現役機隊在這方面亟需升級;若連飆風戰機都無法在電子對抗中占優勢,那麼我軍現役的幻象2000與IDF戰機,「恐怕更不具備抗衡中共主力機種的條件」。
蘇紫雲指出,國軍的幻象2000與IDF戰機,目前普遍仍採用傳統機械掃描雷達,在未來以視距外(BVR)為主的空戰環境中恐將處於劣勢,且我國戰機的航電系統升級速度,未能與區域威脅同步,「空軍推動幻象與IDF戰機的航電升級,並同步強化飛官在電子干擾與反雷達鎖定方面的訓練,都是當務之急。」
不過,蘇紫雲也提到,國軍目前的主力戰機,包括升級自F-16戰機的F-16V型,裝備了美製APG-83型AESA雷達,具備同時追蹤2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6個的能力,在航電與電子戰能力上優於殲-10系列戰機,有機會抗衡中國主力戰機。
蘇紫雲建議,國軍在制空作戰規劃上,應持續推動幻象與IDF的航電升級計畫,同時強化飛官在電子對抗與反雷達鎖定等訓練,並整合空中戰機部隊與地面防空飛彈系統,地面防空飛彈部隊可以發揮很好的效果,形成多層防空網架構,以提升整體制空作戰效能,應對日益嚴峻的台海安全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