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12日上午二階環評專案小組初審,監督施政聯盟偕同多個環保團體在會前舉辦記者會,表示該項「錢坑工程」花費近600億元,但中橫德基谷關之間地質脆弱破碎,台電在此炸山、挖隧道,將讓地質更加鬆動、加劇山崩地滑,未來遭遇暴雨必定摧毀大甲溪沿線電廠,並釀成奪命災難,呼籲停止該項害人害己的愚蠢計畫。
環保團體表示,光明計畫將鑽炸山體、開挖10.6公里頭水隧道及興建抽蓄電廠,有嚴重的地質、斷層、生態、社會及土石流風險等問題,對當地及下游的影響及爭議極大。反對光明電廠的十個理由包括:中橫地質破碎脆弱,山體不堪鑽炸開挖;極端降雨必引發致命土石流;將成索命工程,藏潰壩隱憂,下游居民將承受災難;德基到谷關之間有武陵斷層、青山斷層等,不宜炸山挖隧道;將讓德基谷關水庫減壽,大甲溪電廠群溢淹;經濟效益差,淪為打水漂工程,浪費600億公帑納稅錢;排擠下游用水,難維持大甲溪生態基流量;對野生動物及台灣黑熊的生態調查不足,且將造成棲地破壞與生態損失;電廠規模不減反增,環評大開環保倒車;施工期間恐毀中橫便道。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監督施政聯盟環境能源組組長林聖崇指出,T8光明抽蓄電廠的預定地不只是地質敏感脆弱,根本就是地質惡劣,完全不適合這個大型開發,甚至還會危及大甲溪其他電廠的安全,以及下游谷關、東勢、石岡、后里、豐原的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台電應到大甲溪下游辦說明會,向利害關係人說清楚,並接受公眾提出各種質疑。
台灣生態學會顧問暨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委員張豐年醫師指出,梨山至谷關段易出現山崩地滑,除地勢險惡外,更與人為開發(如中橫、各水庫、電廠)所需之內外鑽炸,致地體鬆動有關。921地震、桃芝、敏督利颱風後之各種復建工事讓鬆動更為惡化,迄今台8甲線多處明隧道仍險象環生。光明電廠開發案鑽炸主在山體內且規模特大,擾動更為加重。慎防牽一髮動全局,梨山順向坡又出現地滑,連帶德基壩遭浪濤沖擊致潰決,整個大甲溪流域將毀於一旦。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指出,本案2022年提出時,是二部機組裝置容量368 MW,因環評委員覺得規模太小而建議擴大,因此台電擴大為四部機組裝置容量提升至610MW。這大概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由環評委員建議開發單位擴大規模,「理應為環境把關的環評委員,竟然罔顧此案根本不應讓地質脆弱的中橫山區更山崩地滑,竟然還建議台電擴大規模,非常荒謬!」
許心欣指出,光明電廠的裝置容量610MW只比中火一部燃煤機組550MW略大,只有1300MW燃氣機組的一半不到,是明潭抽蓄1674MW的36%,大觀1110MW的55%,一個裝置容量這麼小的抽蓄電廠,竟要花近600億元公帑去加劇地質破碎、山崩地滑、破壞生態環境、危害其他電廠,值得嗎?請台電停止這個殺雞取卵、害人害己的愚蠢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