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
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我們目睹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雙重衝擊。一方面是透過AI技術製造無所不在的虛擬宣傳與視覺效果,另一方面則是在全球舞台上以高風險、高賭注的方式進行外交行動與地緣重組。這場雙軌操作不僅挑戰民主國家的運作極限,也對國際秩序與文明價值提出嚴峻的拷問。
川普政府已將生成式AI視為政治武器的核心,無論是穿著教宗長袍的川普肖像,還是揮舞紅色光劍的肌肉川普,這些AI產物不再是幽默或諷刺的民間創作,而是由白宮帳號親自轉發、放大、官方化的文化符號。這些所謂「AI汙圖」(AI slop),不是為了說服懷疑者,而是為了取悅同溫層、激怒異議者。它們簡單、粗糙、瞬間可得,不需要藝術性,更不需要真實性,反映的正是川普式政治的本質,衝動、戲劇化與去理性化。
這種媒體策略的背後是一種「演算法突擊」,利用AI圖像與極端敘事製造輿論混亂,藉由不斷發送刺激性資訊來消耗社會的判斷力與情緒能量。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川普政治美學的本體化。這與過去獨裁政權透過藝術壟斷價值的做法不同,MAGA時代的視覺文化根本不在乎價值,它只追求一種情緒上的征服與顛覆。
另外川普政府在外交上大膽展開一連串同樣風格的「混亂進擊」,從中美貿易戰、伊朗核協議、烏俄停火協議、以哈衝突調停到加拿大和英國的自由貿易協議,川普團隊同時啟動了橫跨多大洲的高層談判。這種作風表面上展現的是所謂「強人總統」的全球主導力,實則蘊含著三重風險。
首先是人事與專業風險,許多關鍵外交對話由房地產商與缺乏外交經驗的親信主導,導致美國政策缺乏一致性與可信度。對中國貿易談判的處理顯得隨興與混亂,從關稅一度調升至145%後又無預警下修至80%,這種波動讓全球市場陷入不安,也直接衝擊美國消費者利益與企業投資信心。
其次是戰略錯位,在烏克蘭問題上,川普一方面迫使澤倫斯基與普丁對話,另一方面卻公開質疑烏克蘭的誠意與實力,最終讓俄羅斯在談判桌上取得更多籌碼。此舉不僅削弱歐洲盟邦的信任,也讓美國喪失作為公正調停者的道德地位。
第三則是利益衝突風險,從接受卡達贈送的豪華噴射機,到要求烏克蘭分享礦產收入作為援助交換,川普的做法讓人擔心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界線正在模糊,甚至可能構成憲政違憲爭議,這些行為也讓外界對美國是否仍是民主與法治的典範產生質疑。
而這一切又與川普政府的AI操作策略彼此交織,在AI製圖中醜化敵人、英雄化自己,在外交談判中無視制度程序、以情緒與個人直覺主導國策,這些操作共同構成了川普第二任期的本質,一場對「現代文明秩序」的全面鬆動與重構。
這樣的局勢也引發了國際反彈,例如澳洲與加拿大的領袖刻意與川普切割,並成功以反MAGA作為選戰武器,贏得勝利。這說明在AI政治與強人外交的洪流下,仍有選民願意選擇理性與制度路線。
川普的AI濫用與外交豪賭,是當前民主政治所面臨的雙重試煉。在美國國內,AI製圖正在顛覆公共理性,使事實與虛構難以辨別;在國際上,極端交易式外交則正破壞長年建立的信任與合作架構,使全球秩序變得更加不穩。台灣等小國尤其需要警覺,當強權政治與資訊操弄結合時,民主本身也可能成為劇場表演的一部分,被消費、被利用,最終被掏空。
未來我們必須思考的,不僅是如何與川普政府打交道,更是如何在AI世代下守住事實的邊界、民主的程序與人性的尊嚴。這不是一場技術的競賽,而是一場文明的保衛戰。你可以不喜歡川普,但你不能忽視他已經改變了政治遊戲的規則。問題是,我們是否準備好接招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