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光/政大兼任教授 考試院前副院長
川普已於5月12日離美,進行為期4天的中東國事訪問。此次行程包括三個能源豐富的中東海灣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媒報導,川普與上述這些國家領導人將就多項關鍵議題交換意見,包括:加薩地區局勢、伊朗核燃料問題,投資美國國防工業、航空技術、雙方能源合作,以及尖端人工智慧等領域的重大商業合作計劃。
其實,對中東及歐洲國家而言,最迫切的問題,莫過於中東地區加薩走廊的和平。加薩地區在今年1月川普上任後,以色列和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世人皆以為該地區的和平善後或可期待,但到3月份以色列就恢復對加薩地區的空襲,該地區的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數續增;尤其對該區的人道援助如飲用水、食物及衛生醫療,聯合國及歐洲各國的人權組織,都出面控訴以軍完全阻斷人道救援,加薩地區仍是活生生的人間地獄。
美以聯手 中東難以和平
當然,以色列的借口是哈瑪斯沒有完全釋放人質,至今仍扣有約7、80名人質在手上;加上伊朗和哈瑪斯仍在軍火及武器上,支援葉門的胡塞武裝組織,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西方商船,仍持續受到威脅及攻擊。但其實根本問題還是在美國對中東地區的戰略定位不明朗,尤其是川普總統對中東地區的想法不明確;更有甚者,川普似乎希望透過以色列之手,來建立中東地區的秩序。
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領導的政府,根本是想用軍力擴大佔領,如在敘利亞、黎巴嫰南部、西岸,鞏固自己國家安全的緩衝區;對加薩地區根本反對讓巴勒斯坦人擁有,涉嫌有對巴人種族滅絕的嫌疑;加上以國對伊朗,絕對反對伊朗擁核,並且多次主張對伊朗的核設施及軍事基地進行攻擊。可以說美國是想佔盡阿拉伯國家便宜的「老虎」,以色列則是這隻老虎驅使的「狼」,這是加薩地區戰火不得平息,中東區域和平秩序不能建立的主因。
川普對伊朗的核談判,在其第一任任內2018年時就率爾退出,不確定他是否存心埋伏下,一個對伊朗動武的種子;川普第二任上台後,隨即在今年3月份就呼籲恢復與伊朗的有關核燃料、核設施的談判,4月初雙方正式進行談判。伊朗的提煉核鈾燃料純度,已經提昇到60%以上,為核武器的設置(90%為核武器水準)做好準備;川普在這次美伊談判時就不斷放話,如果伊朗不妥協,美國「不排除對伊朗動用軍事手段」,同時,威脅要將伊朗出口石油「降到 0 桶」,川普對伊朗可謂聲色俱厲!
由於要全心全力對付伊朗,川普打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的主意,要求後者買美國武器。川普訪問中東的同時,美國國務院於5月12日宣布正式批准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出售價值約13.3億美元的重要軍事裝備,包括6架CH-47F契努克重型運輸直升機及相關配套設施。除此之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另外投入1.3億美元,為其現役的F-16戰鬥機隊,採購關鍵零部件與專業維修服務。川普政府乘機「敲竹槓」式的「讓美國致富」、「再偉大」的作法,毫不隱晦!
川普中東行 海削一票
至於川普出訪的另一國家卡達,則在5月14日之前,就提議贈送川普價值4億美元(約新台幣121億元)的波音747-8型飛機,供川普作為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使用;川普到訪卡達後,卡達國營航空公司同意向美國波音購入210架飛機,訂單總額高達960億美元(約台幣2.9兆元),川普盛讚這是波音史上最大飛機訂單。 其實這些饋贈與商業交易,也佐證對川普出訪中東的一些傳言,外媒指稱,川普希望中東阿拉伯富有國家,能夠對美商業投資,有利於川屬企業、股票及其家屬發行的加密貨幣等。
相較於川普的美國利益及其個人利益,巴勒斯坦人的生存、人道救援及建國期待等,又算是什麼呢?在川普商業交易性格下,全球「疑美」及「反美」趨勢只會有增無減!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