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召集人吳宗憲,今天(19日)在立法院質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和中華電信,為何罷免團體、詐騙團體現在都可「精準」投放簡訊給特定對象?結果NCC說管不了簡訊代理商,中華電信則堅稱沒有提供門號給簡訊業者。吳宗憲怒批,個資洩漏情形嚴重,中央政府消極不調查,難怪詐欺變成國家隊。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日邀請司法院等單位專題報告「民眾反應收到罷免連署簡訊,顯非商業廣告目的利用,質疑個資洩漏而侵害人民權益」並備質詢。由於月初有新聞報導,雙北、桃園、台中陸續發生關於罷免連署簡訊,民眾質疑個資遭洩漏。吳宗憲上周一質詢調查局長後,今日調查局確認,已受理告發啟動調查。
吳宗憲指出,罷團表示是透過簡訊代理商購買簡訊行銷服務,並以「區域基地台」及「當初申請門號的地點」為發送依據,光新北市至今已發送中和、永和、板橋、淡水、新店等5個選區,且還能針對該門號當初申請人的年齡、學歷、性別、區域等條件發放簡訊。
由於民眾表示並未同意個資做為政治宣傳使用,吳宗憲質疑,電信業者把「區域基地台」及「當初申請門號的地點」提供給簡訊服務業者,不就揭露了用戶的電信使用位置、及行動軌跡?且按照中華電信和數據廣告公司的合作,大數據的蒐集、利用,可以分析用戶上網活動行為的資料,例如中古車業者可以知道近期實地造訪汽車展售中心的人群,再搭配有手機上網逛汽車交易網站者,來投放中古車交易廣告的簡訊或網頁廣告,等於是數據廣告公司取得用戶的資訊,已經包括上網數據和位置資訊了,而非單純只有門號。中華電信理應清楚交代,如何提供資訊給行銷公司的。
不過今天中華電信和NCC都表示,是發送簡訊端的行銷公司出問題,中華電信堅稱沒有提供門號給簡訊業者,僅提供抹去姓名、身分證字號、手機識別碼等「去識別化」的資料;NCC表示有定期對中華電信行政調查,至於簡訊代理商,是三大電信業者與他們的契約責任,NCC無權管轄。
吳宗憲痛批,這完全是推託責任,無視《個資法》第48條,應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及予以罰鍰的規範。
吳宗憲說,倘若簡訊業者不受NCC規管,又何必公告配合政府主管單位要求及《個資法》規定,提醒客戶「發送各類簡訊予特定收訊名單時,須事先取得授權佐證,否則須自負一切衍生之法律責任」?
吳宗憲說,當簡訊業者,甚至詐騙團體一旦取得民眾門號及位置資訊,發送詐騙簡訊,其情境更易誘騙民眾上當,也難怪現行詐騙簡訊如此猖獗。但NCC雙手一攤,說管不了簡訊代發業者,中華電信又只會說「不是我們洩漏的」,但為何簡訊業者,包括房仲業、詐騙集團,可以精準投放廣告,究竟門號資料庫來源為何?個資洩漏情形嚴重,中央政府消極不調查、執政擺爛,吳宗憲痛批,難怪變成詐欺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