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於22日宣布,撤銷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國際學生招收資格,迫使現有外籍學生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居留身份。這將會衝擊數千名學生的未來,也加劇川普政府與哈佛大學的對立緊張關係。哈佛譴責此行動為「非法且具報復性」,學界與民主黨國會議員亦對此強烈反對。
根據路透與《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指控哈佛大學「助長暴力、反猶主義,並與中共合作」,因此下令自2025-2026學年度起終止該校的學生與交換訪問學者計畫(SEVP)認證。根據國土安全部聲明,哈佛若欲恢復資格,必須在72小時內交出五年內所有涉外學生的紀錄,包括影音資料、違法或抗議行為紀錄。
哈佛回應稱,該行動非法且違反程序,將對校內近7,000名來自140多國的國際學生構成實質傷害,亦破壞學術自由與研究工作。2024-2025學年度,哈佛的國際學生占總入學人數的27%,其中以中國學生最多,共計1,016人。其次是來自加拿大、印度、韓國、英國、德國、澳洲、新加坡和日本的學生。
此一制裁措施是因為哈佛拒絕提供國土安全部外籍學生資料。川普政府近期已凍結對哈佛22億美元的聯邦資助,並威脅撤銷其免稅地位,要求校方接受長期監管改造,包括聘任與招生政策。
諾姆聲稱:「大學能招收國際學生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他們賺取外籍學生高額學費壯大數十億美元的基金,卻縱容校園暴力與激進思想。」
學界對此強烈譴責。美國高等教育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主席米契爾(Ted Mitchell)表示:「這是錯誤、狹隘且非法的。政府未經法定程序就施加懲罰。」他警告此舉將嚴重影響國際學生赴美意願,對美國高教體系構成長遠傷害。
哈佛校方已聘請律師準備提告,力阻認證撤銷。移民法律學者指出,川普政府未依照法定程序,違反政府規定。根據現行規範,除非學校轉讓所有權或未完成再認證申請,否則不應隨意撤銷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
人權與教育倡議團體亦表達憂慮。學術自由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 FIRE)法務主任克里利(Will Creeley)指出,政府要求提供學生抗議活動影像與聲音資料,形同設立監控國際學生的「警察國家」,嚴重侵害言論自由。
川普自第二任期開始,致力推行限制移民政策,並針對參與挺巴抗議的外籍學生取消簽證或拘留。他還批評哈佛「成為反美、反猶與親恐怖份子的溫床」,要求學校徹底改革。
根據國際教育者協會 (NAFSA) 的數據,每年有超過 100 萬名國際學生就讀美國大學,為美國經濟貢獻近440億美元。他們在高等教育經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為許多國際學生支付全額學費。學術環境帶來多元觀點,豐富教學與研究環境。
民主黨國會議員也譴責此一決定,聯邦眾議員拉斯金(Jaime Raskin)稱這是「對哈佛大學獨立性和學術自由的不可容忍的攻擊」,並表示這是政府對哈佛大學此前抵制川普的報復。
哈佛表示將持續為受影響學生提供協助與法律支持,並呼籲政府尊重法治與學術自由的根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