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消費市場雖疲軟  外企高層仍樂觀展望

最近多家外國企業高管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疲軟表示失望,但大多企業均表示,期望中國市場反彈。圖/取自Tim Cook X
最近多家外國企業高管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疲軟表示失望,但大多企業均表示,期望中國市場反彈。圖/取自Tim Cook X

中國對國外大品牌需求是否疲軟,只有他們說了算。《華爾街日報》指出,多年來,全球最大企業紛紛湧入中國,希望中國日益壯大的消費群體能為他們帶來巨大收益,這一戰略通常也取得豐厚回報。雖然最近美企高層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疲軟表示失望,但一時不太可能分道揚鑣。蘋果、寶僑(P&G)及其他企業均表示,期望中國市場反彈。

蘋果執行長庫克說:「我們進入中國市場已30年,從長遠看,我對中國市場仍非常樂觀。」寶潔執行長莫勒(Jon Moeller)在最近財報會議說,1月初他在中國待6天,與當地員工和政府官員見面,並到居民家中了解購買習慣。

這次經歷讓莫勒更堅信,中國市場的挑戰是暫時的,未來幾年公司將有機會擴大業務。莫勒還說,中國將新增約2億的中等收入消費者,他認為這一跡象令人鼓舞,「中國的長期機遇依然完好無損。」

一些企業高管表示,由於相關政策變化和國內競爭加劇,在華開展業務變得更具挑戰性。一些公司正尋求改變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而更多企業的措施則表明,在華美企的高管們正恢復樂觀。

LVMH集團執行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上月在財報會議表示,與2019年相比,前往公司在大陸專賣店的中國顧客數量增加一倍,而中國人在國外旅遊消費在下降,「中國本土的購買量大幅增長,我們必須滿足這一需求。」

同時,來自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他們都在努力贏得更多消費支出。星巴克表示,為了在競爭中取勝,正推出更多面向中國消費者的飲品,並增加在中國的銷售方式。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表示,中國車企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企業。在中國,自家電動汽車製造商不得不面對激烈競爭,包括日益壯大的競爭對手比亞迪,後者雄心勃勃地要進一步將電動汽車業務拓展到中國以外的市場。馬斯克說:「我認為,他們將在中國以外取得巨大成功……」

通用汽車曾表示,正努力扭轉在華利潤和市場份額下滑的局面。去年,這家總部位於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在中國賺取了4.46億美元(約新台幣139.8億元)。其執行長瑪麗·巴拉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