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基金會11日表示,前總統馬英九應大陸方面的邀請,將於6月14日至27日,出席在福建廈門舉辦的「第17屆海峽論壇」。這是馬英九第一次參加「海峽論壇」,正值美中經貿談判以及兩岸關係緊張之際,馬英九此行,學者多認為在時機上有特殊意義,將有助於緩解兩岸緊張對立,促進對話。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表示在美中貿易談判的背景下,大陸舉辦海峽論壇正可以開啟兩岸交流的機會之窗。他說:「任何的交流對話都有助於緩和緊張對立,此刻,美中正展開貿易談判,正可為兩岸開啟機會之窗。」不過他指出,海峽論壇最好還是扎根民間、善用民力,盡可能降低政治色彩,用人民間的交流來奠定和平的基礎。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柳金財指出,兩岸頻臨戰爭邊緣風險之際,馬前總統參訪海峽論壇,「我認為時機是恰當,這個論壇具有民間性、社會性、草根性,馬英九已經卸任成為一般公民,其擔任基金會也屬於民間組織,這有利於產生示範效應,應有破除寒蟬效應作用,助推兩岸和平發展。」
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前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桂宏誠表示,馬前總統是當前最熟悉與深刻了解兩岸及美中台關係基本結構與態勢的「在野」人士。他說:「我相信他有爭取兩岸和平發展機會的使命感,認為台灣不能只有朝務實台獨邁進的力量及聲量,所以願意以卸任總統的身分前往参加。」
柳金財還指出,台灣民意調查顯示民眾普遍支持兩岸進行對話協商。陸委會於 2025年5月22日至24日期間,針對20歲以上民眾的調查顯示:89.0% 支持台灣應與大陸進行對話;69.4% 支持在「對等尊嚴」的基礎上,推動交流與合作以取代對抗 。所以馬英九此行符合社會期望。
柳金財也強調馬英九對其個人歷史定位的期許,他認為馬英九希望自己是兩岸和平的促進者。他指出:「若馬英九參與海峽論壇不僅產生示範效應;也可延續其歷史角色,在卸任後持續為兩岸和平發聲,成為兩岸和平穩定框架關係促進者、推動者及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