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治及興最好時機?香港回歸28周年 特首李家超:願做艱難的改革者

今天(1日)為香港回歸28周年紀念日,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未來目標會著重「強經濟、拚民生」。圖/取自星島日報
今天(1日)為香港回歸28周年紀念日,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未來目標會著重「強經濟、拚民生」。圖/取自星島日報

今天(1日)為香港回歸28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意義相當重大。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慶祝活動上致詞時表示,這屆特區政府達成歷屆執政者想做卻不到的事,達成《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基本法23條),上任後經濟也由負增長變正增長。未來會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河套區、新田科技城,全力建設經濟,拚民生「我寧願做艱難的改革者,也不願做安逸的停滯者」。

李家超表示,本屆政府上任三年來政府已建立安全、穩定的香港,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強調自己完成了基本法23條立法是「歷史任務」。

李家超強調,香港面對挑戰和機遇,在一國兩制優勢下,機遇大於挑戰。接下來政府有三方面重點工作,一是以安全成就發展,維護國安並全力拼經濟;二是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北都人口、面積佔據香港三分之一,將加快發展河套區、新田科技城,以產業發展為考慮重點。

三是全力改善民生,持續在住屋、醫療、教育等方面著手,繼續加快公共房屋供應,並精準「扶貧」,香港要提供給世界的是安全和發展的「確定性」,一定要把握此刻的機遇「我寧願做艱難的改革者,也不願做安逸的停滯者」。

國安法實施5年來,已有332人被捕,165 人被定罪,歷年泛民主派舉行的七一大遊行自疫情後便再也未舉辦,成立19年的香港政黨社會民主連線29日宣布,面對「強大政治壓力」正式宣布解散。今年4月民主黨已宣布啟動解散,社民連解散後,泛民政黨僅餘民協。

對此,歐盟發表聲明,指出香港過去五年公民自由持續被侵蝕,政府異見及獨立公民組織生存空間嚴重受限,當局應將執政重點放在香港社會的和諧」以免外界對香港法治的信心及香港的國際聲譽均受削弱。

港媒《明報新聞網》社評分析,李家超上台之際,國安法與基本法23條相互配合,社會恢復穩定,選舉制度修改後,確立「愛國者治港」 ,政治生態大幅重塑,經歷前幾年種種變故,李家超政府目前的任務就是推動香港由亂歸治,由治及興,提升特區前景。

文章指出,香港今年上半年新股集資額有望重回全球第一,機場也已重拾過去人潮,當局這幾年極力鞏固原先國際金融中心及航空樞紐地位,據去年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報告,各國企業高管普遍認為香港人才外流問題已改善;今年的競爭力報告,香港排名也仍在上升。

民生部分,最低工資「兩年一檢」變「每年一檢」,過去3年公屋(社會住宅)等候時間由6.1年降至5.3年,不過香港經濟轉型,尚有不少困難需要克服,樓市疲弱,對公共財政及經濟造成壓力,民眾跨境網購盛行,店鋪房東不願減租,不少商店經營困難,倒閉訊息頻傳、失業率上升,削弱大眾對經濟前景的信心,當局不能倚靠托樓市撐經濟,而是需要加快創新轉型,開拓新市場。

不過文章批評,現任政府雖履行憲制規劃,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並將國安及愛國教育作為教育政策核心之一,但當局也應考量香港多元開放的獨特性,避免管得太緊,削弱公眾參與及理性表達意見的空間,不能將批評之語皆認為是對抗政府,只會令社會情緒難以宣泄。

香港回歸之際,當局也安排兩大活動,其一是共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於3日至7日訪港,山東艦將搭配「帶刀侍衛」萬噸055型驅離艦延安艦隨行,陸媒《直新聞》分析,此次山東艦訪港有三大深意,第一是展示大陸海軍進步成果,通過開放參觀,可以讓港人近距離了解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情況,對於年輕人來說,參觀相關軍事設施可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大陸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與編隊將於3日起訪問香港五天,期間開放民眾參觀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與編隊將於3日起訪問香港五天,期間開放民眾參觀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圖/取自新華社

第二是今年將抗戰勝利80周年與香港連結,顯示中央在此重大歷史節點並未忘記港人在抗戰中的犧牲和貢獻,訪港是對這段歷史的紀念和致敬;分析認為,山東艦編隊訪港還可能意味,相關活動形式將成為慣例,藉由讓民眾了解軍事建設的發展,增強國家認同感,有助於將香港與大陸更緊密地連繫。

大陸軍事專家張軍社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則指出,山東艦和055型驅逐艦這些重要軍備展示出強大的作戰能力,對於部分「圖謀不軌的勢力」會達到一定震懾意義。

當局今年也以吃喝玩樂的優惠措施為香港回歸慶祝,包括地鐵發出逾7萬多張免費車票、政府博物館免費、上千家餐廳都打「71折」,甚至當地菜市場部分攤位也祭出「71折」優惠。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