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承包商揭加薩發放點內幕 飢餓巴人取糧遭震撼彈、實彈驅趕

多名承包商披露,目睹GHF美籍人員對取糧巴勒斯坦人射擊實彈。圖為巴勒斯坦人在加薩等待領取援助物資。圖/取自新華社
多名承包商披露,目睹GHF美籍人員對取糧巴勒斯坦人射擊實彈。圖為巴勒斯坦人在加薩等待領取援助物資。圖/取自新華社

多名美國承包商向美聯社揭露,他們在加薩由「加薩人道基金會」(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GHF)營運的援助發放據點,親眼目睹部分美籍人員對飢餓的巴勒斯坦平民射擊實彈、震撼彈與胡椒噴霧,甚至配合以色列軍方以人臉辨識系統監控現場。GHF對外宣稱援助過程安全,但承包商提供的影片與內部報告顯示現場混亂、傷亡頻傳。

根據美聯社取得的證詞與影片,兩名不具名的美國承包商表示,他們之所以出面揭露,是因為對僱主現場作法感到震驚,並批評其行為危險、不負責。他們指出,受僱的保全人員多數未經適當審查與訓練,裝備精良,行動幾乎不受約束。

他們說,部分美籍人員經常朝巴勒斯坦人方向投擲震撼彈與胡椒噴霧,甚至對空、對地及人群開火,其中一人說,他親眼看到有人中彈。一名承包商說:「有無辜的人受傷,而且傷得很重。」

該承包商表示,現場的美方人員還會監控來取糧的民眾,並記錄任何被視為「可疑」者,再將資料分享給以色列軍方。

美聯社取得的影片顯示,數百名巴勒斯坦人在金屬柵欄間推擠等取糧,現場傳出槍聲與震撼彈爆炸聲,空氣中瀰漫胡椒氣霧。另有影像記錄到一群說英語的人員討論如何驅散人群,在槍聲響起後互相叫好。

這些證詞、影像、內部報告與簡訊提供罕見視角,揭示由以色列支持、專門供應加薩糧援的美國新成立組織GHF內部運作。美國政府上月首度宣布捐助3,000萬美元予該基金會,但該組織其他資金來源仍不透明。

GHF20255月開始運作。GHF分包物流公司Safe Reach SolutionsSRS)表示,據點迄今未發生嚴重傷害事件。但承認,部分人員曾朝地面開火或使用震撼彈,「僅限於最初混亂高峰期,為確保群眾與工作人員安全所採取的控管措施」。

巴勒斯坦目擊者指控,以軍幾乎每天在前往GHF據點的道路上對民眾開火,導致數百人死傷。以軍表示僅發射警告彈,強調沒有蓄意射擊無辜平民,相關平民傷亡事件已展開調查,並正研究如何降低發放據點周邊的衝突風險。

承包商提供的影片顯示,巴人取糧時夾在美軍與以軍砲火之間,其中一名承包商回憶巴人對他說:「為什麼以軍要打我們?你們又為什麼要打我們?」

GHF則回應稱,有人刻意詆毀該組織,不惜散布不實言論加以破壞。強調該團隊由經驗豐富的救援、物流與安保人員組成,並始終秉持同理心與尊重對待當地民眾。

不過,自戰爭以來,援助分發一直陷入混亂。援助車隊遭幫派搶奪,亦曾有數百名民眾在糧車抵達前即強行取糧。加薩衛生部表示,本月初至少有51人遭以軍開火擊斃、逾200人受傷;以軍承認造成死傷並表示將調查。

美聯社訪問的兩名承包商來自美國私營軍事公司UG Solutions,負責招募現場保全。他們表示,無論現場是否面臨威脅,保全幾乎每次都會動用實彈、震撼彈與胡椒噴霧。

影片顯示,在發放前兩周拍攝的畫面中,多名全副武裝的美籍承包商正在討論如何驅散人群,其中一人提及已安排以軍坦克「展示武力」,並補上一句:「但別太激進,因為群眾已經平靜下來。」槍聲隨即響起,另一人喊道:「我覺得你打到了。」接著有人大喊:「幹得好,老兄!」

拍攝者表示,他親眼目睹有承包商向剛領完糧、準備離開的人群開火,一名男子倒地。其他畫面則顯示,保全在狹窄通道中釋放胡椒噴霧與震撼彈,並從高處朝人群腳下或頭上方開火,現場混亂。

根據內部通訊紀錄,僅6月一次發放即動用37枚震撼彈、27發橡膠煙霧彈與60罐胡椒噴霧,尚不含實彈。承包商並提供一張照片,顯示一名女子疑似遭震撼彈碎片擊中,倒臥在驢車上。

SRS內部報告指出,6月兩周內的發放行動中有31%發生受傷事件,雖未列出傷者人數與傷勢,SRS稱均為「非嚴重傷害」。另有影像顯示,數百名巴勒斯坦人聚集柵欄外搶取剩餘糧食,有人因胡椒噴霧皺眉咳嗽,並可聽見英語對話:「你聞到那胡椒味了嗎?噁。」

SRS回應稱,現場環境安全可控,足以保障民眾領取糧食。而為驗證影片真實性,美聯社透過空拍圖定位畫面位置,並委託兩名聲音鑑識專家分析,結果確認現場出現實彈與機槍聲響,且距拍攝者僅5060公尺。

GHF強調,以軍未駐守援助據點。以軍發言人肖沙尼中校(Nadav Shoshani)亦表示,援助據點及其周邊無軍方部署,現場由美國公司主導、安保人員自理。承包商則表示,自己在現場從未感受到哈瑪斯的威脅。

SRS則稱,哈瑪斯曾公開威脅援助工作人員與領取糧食的民眾,但未說明威脅發生地點。

拍攝影片的承包商指出,以軍透過援助系統蒐集情報,發放據點設有即時監控設備,由美方分析人員與以軍士兵在凱雷姆沙洛姆(Kerem Shalom)以方一側的控制室共同監看。部分攝影機配有人臉辨識系統,若辨識出資料庫中人物,螢幕會顯示其姓名與年齡,並與無人機畫面比對。

承包商稱不清楚辨識系統的資料來源,但美聯社取得的SRS內部文件顯示,情報人員曾製作「關注對象影像卡」(POI Mugs Card),記錄據點內拍攝到的可疑巴勒斯坦人影像。SRS也曾要求工作人員拍攝「看起來不尋常」者,卻未提供標準。

SRS否認從事情報蒐集,以軍亦稱未設篩選系統。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