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伸宜蘭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今天(9日)在環境部舉行,多個民間團體上午在會議現場外舉行記者會,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等也到場聲援。賀陳旦質疑鐵道局對於高鐵延伸宜蘭乘客數有灌水之嫌,且高鐵要不要延伸宜蘭,台鐵和高鐵這兩個「利害關係人」最清楚,兩個單位應該站出來講清楚、說明白,遠勝過鐵道局單方面去虛構一些數據。
包括「公民幫推」、「守護宜蘭工作坊」及「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等公民團體,針對本次「高鐵延伸宜蘭」第2次初審會議拋出7項議題,包括為何忽略台鐵行駛高鐵現行計畫路線的可行性、旅程時間的不同、拆遷問題、效益的灌水、對蘭陽平原的影響、承諾對公民辦理的說明會,與未採納未來高鐵與台鐵公司兩個利害關係人的意見等,提出多項疑問。
賀陳旦表示,到現在為止,「高鐵延伸宜蘭」的所謂民意溝通都是具文,徒具形式而不切實際,把單位拜訪、單位開會當成民意溝通,連這項計畫的受益人、受害人都沒搞清楚。
賀陳旦說,「高鐵延伸宜蘭環評」專案小組5月5日第一次開初審會議,至今已經65天。這65天內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台鐵、高鐵的董事長雙雙換人。對此,他倒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因為此事的關鍵,不在今日會場中的環評委員怎麼說,而是營運單位才最有資格說話。
賀陳旦舉例,鐵道局規劃高鐵未來將在北宜間每小時將開出5班車,但1小時開5個班次是不是太多了?鐵道局說,宜蘭平常2.7萬人進出、假日有6萬人進出,但6萬人進出是甚麼概念?這是比桃園還要多,但是桃園到現在也不過1小時3班高鐵,就大概可以應付。所以鐵道局是不是過於誇大需求?別人搞不清楚,但是營運單位一定很清楚。
賀陳旦說,高鐵前董事長鄭光遠現在掌台鐵,他應該最了解高鐵情況;前政務委員史哲現在變成高鐵董事長,對於高鐵這個國家級建設面臨的法律問題,史哲也應該有政務委員的高度,看看高鐵建設是否合理?是否要無條件接受上頭的規劃?台鐵、高鐵的2位董事長都應該站出來,承擔起該有的責任和合作,遠勝於今天鐵道局單方面去虛構一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