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命喪餐桌!男子吃下藍環章魚急催吐 醫曝恐怖後果

一名男子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吃了藍環章魚(中)的經驗。圖/取自臉書_林小偉
一名男子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吃了藍環章魚(中)的經驗。圖/取自臉書_林小偉

高雄一名男子日前在社群平台分,指出自己購買一盒「芥末章魚」食用後,驚見章魚腳上有藍紫色環紋,懷疑誤食劇毒藍環章魚,當場催吐並趕赴急診。醫師表示,藍環章魚毒素無解藥,若無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可先觀察,但一有異狀應立即就醫。

該名男子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發文指出,他在超市購得芥末章魚,吃了幾口後察覺章魚腳上有異常圓形斑紋,與新聞中常見的藍環章魚極為相似,嚇得立刻催吐並前往醫院急診。他表示,急診時醫師告訴他,若真是藍環章魚,其毒素目前無解毒劑,僅能靠人體自行代謝。這番話令他一度感到絕望。

醫師建議,先持續觀察身體狀況,若隔日未出現麻痺或呼吸不順等異常症狀,問題應不大,但也提醒,一旦有嘴唇麻木、肌無力或呼吸困難等徵兆,應立刻回診。

貼文曝光後引起廣大回響,許多網友留言:「這真的不能亂吃」、「藍環章魚的毒聽說比眼鏡蛇還毒」、「幸好有警覺性」。也有網友提醒大眾購買海鮮應特別注意外觀與來源。

對此,海洋毒物研究專家表示,藍環章魚體型雖小,卻含有致命的河豚毒素,一旦中毒會迅速出現神經麻痺症狀。毒素耐高溫,即使烹煮也難以破壞,過去曾發生民眾誤食死亡案例,呼籲民眾慎選食材,遇疑似藍環章魚應立即就醫。

藍環章魚廣泛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海域,身長僅約10至15公分,最大特徵為體表具有藍色環紋。其毒素屬神經毒素,會導致肌肉癱瘓、呼吸停止,目前無專門解毒劑,須依靠醫療設備維持生命,等待體內代謝。患者若能撐過24小時,康復機率較高。

此次事件也讓不少民眾提高警覺。專家提醒,消費者應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外觀異常的海鮮、水產品,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盡速就醫。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