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光/政大兼任教授 考試院前副院長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展開「午夜重鎚」行動,用隱形戰略轟炸機B-2發射鑽地彈摧毀伊朗核設施,霍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也因此名躁一時,這是因為全世界都在擔心伊朗為了報復以色列與美國,有可能封鎖霍姆茲海峽。
霍姆茲海峽是伊朗和阿拉伯國家輸出石油與天然氣到印度洋及亞洲國家的重要通道;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氣和近20%的石油消耗量通過海峽,使其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戰略位置。霍姆茲海峽北面是伊朗,有著阿巴斯港;南面則是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及阿曼。海峽最狹小之處只有33公里,而海灣產油國的石油總輸出量的90%經過此一海峽;如果伊朗封鎖此一海峽,立即衝擊石油每桶會漲到100美元,封鎖時間一長,油價將飇漲到150美元,會對全球經濟產生嚴重的影響。
午夜重鎚之後 霍姆茲海峽聲名大噪
6月25日美國轟炸伊朗後,伊朗議會通過封鎖霍姆茲海峽,後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尼亞並没有採取行動,石油危機並未發生;但專研全球經濟危機及地緣政治的專家學者,已經高度擔憂今後伊朗本土一旦再遭受攻擊,是否真會封鎖霍姆茲海峽。
地緣政治學是指因爲地理環境因素,受到其影響的國家、組織或個人,對於該地理環境所採取的政治、經濟或國際關係的管理。從霍姆茲海峽的地理位置來看,油、氣輸出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聯酋及阿曼都受到影響;而從經由霍姆茲海峽的油、氣輸入國來看,33%出口到中國、13%運到印度、日本與南韓同為11%,另有15%輸出到亞洲其他國家。
霍姆茲海峽的石油及天然氣運輸對台灣也非常重要,台灣的原油33.9%來自沙烏地阿拉伯、21.2%來自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佔8.3%,阿曼則佔6.8%;液化天然氣部分只有中東的卡達佔26.1%,其它則從澳洲、美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印尼進口。因此,如果伊朗封鎖霍姆茲海峽,油價上漲,台灣一定爆發能源及經濟危機。
如果伊朗準備封鎖霍姆茲海峽,或任由其支持的好戰伊斯蘭革命份子攻擊或騷擾運輸油氣的商船,就只有依靠駐在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保護及維護海峽航行。但在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後大約42小時,伊朗對美國在卡達、伊拉克和巴林的軍事基地,發動短程及中程彈道飛彈進行報復性攻擊來看,合理推論如果伊朗要封鎖霍姆茲海峽,應該會攻擊波斯灣的美軍基地,使美國維護波斯灣航行安全的能力受損。
不過,川普第二任開始後,美國正在規劃減少或撤回全世界各地的駐軍,駐在北約各國的美軍被列為第一優先;川普要求北約各國為他們的安全付費,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預算須達到GDP的5%。至於中東地區美軍基地及人員的縮編,目前雖沒有正式提上議程,但美國已經和伊拉克達成協議,2026年完成撤軍。而川普對於美國自911恐攻事件後,在中東耗去大量資源,頗不以為然;川普政府對中東的政策已經改成經濟發展優先,而非過去的石油安全。因此,有些國際關係的學者認為,中東地區已經進入了「後美國霸權時代」。
美國並不會完全撤出中東,但要像過去那樣,在中東地區撒下大量物力及軍力的可能性越來越低。由於霍姆茲海峽的油、氣輸出交通而言,並沒有運往美國,若伊朗封鎖霍姆茲海峽,美國願意花多大力氣維護波斯灣到印度洋及亞洲的安全航道,令人感到懷疑。
霍姆茲海峽穩定倡議 利害關係國共同責任
正因如此,地緣政治學者認為受霍姆茲海峽地緣影響最小的是美國,卻幾乎由其全力維護波斯灣到印度洋及亞洲的航道安全開放,基本上是一個地緣政治矛盾。因此,他們建議受霍姆茲海峽航行開放、安全影響最大的中國、印度、韓國及日本,應該積極籌辦「霍姆茲海峽穩定倡議」,探討補強由美國主導的阿拉伯灣海上安全工作。
這項新倡議可以包含建立合作巡邏、情報共享中心和快速反應計畫。也可與海灣國家進行戰略對話,討論能源安全、海軍合作和區域穩定。當然,波斯灣的航行安全,關鍵還在伊朗,上述這些國家(包括台灣),如何和伊朗持續對話,投資波斯灣沿岸的港口和海事基礎設施,也都可以考慮!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