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封關前最後數據 徐巧芯、傅崐萁、王鴻薇討論聲量最高 

726即將舉行首波大罷免投票,圖為各地罷團聯合辦活動的畫面。圖/中央社
726即將舉行首波大罷免投票,圖為各地罷團聯合辦活動的畫面。圖/中央社

7月26日將舉行罷免投票,選戰進入最後倒數階段。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彙整了2025年6月1日至7月15日間,通過罷免二階段的24位國民黨立委的網路聲量。結果顯示,聲量排名前三的立委分別是藍委徐巧芯(16.9%)、傅崐萁(13.0%)和王鴻薇(10.4%);其他立委的聲量均低於10%,如羅智強7.9%、洪孟楷4.8%和賴士葆4.0%。

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分析,徐巧芯的高聲量主要來自蔣萬安的站台支持、正面回應罷免團體以及罷免團體的大量討論。傅崐萁則因其在修法普發現金方面的主導角色而受到關注,並因罷免議題引發了大量的正反意見。王鴻薇則集中在罷免相關議題上,尤其是她在訪問中口誤提到「大罷免大成功」,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

圖為國民黨24位立委聲量排行榜。圖/取自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官網

圖為國民黨24位立委聲量排行榜。圖/取自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官網

觀察負面聲量佔比,發現負評最高的前5名雖然與聲量最高的委員略有不同,依序為廖先翔(32.9%)、林德福(31.2%)、傅崐萁(30.4%)、鄭正鈐(30.3%)及葉元之(30.1%)。廖先翔因對副總統蕭美琴出訪捷克期間受到中國官員衝撞的事件,發表「中國太遜沒撞上」的言論而受到關注,網友表示其言論冷嘲熱諷且不負責任。林德福的負評雖然討論度不高,但因被罷免團體持續提及,負面聲量增加。傅崐萁則因其在負評中的表現,如被批評為政策買票以及現場違停等,聲量及負評同時上升。

此外,TPOC也觀察到國民黨立委與傅崐萁的網路聲量交集。其中,徐巧芯、王鴻薇、羅智強、李彥秀和葉元之等人,與傅崐萁被討論的頻率最高,這意味著他們的形象及政策立場可能會互相影響投票結果。

在民眾黨與國民黨近期政策合作的背景下,TPOC還注意到兩黨之間的聲量連動。其中,羅智強、徐巧芯、王鴻薇、鄭正鈐和葉元之等立委,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被討論的頻率相對較高,顯示跨黨之間的影響力。至於這種情況是否會反應在罷免選票中,仍得等選舉結果出爐。

圖為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與其他23名立委聲量交集排行榜。圖/取自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官網

圖為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與其他23名立委聲量交集排行榜。圖/取自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官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