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名家】以色列又轟炸貝魯特及大馬士革,圖什麼?

以色列空軍轟炸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國防部大樓。圖/取自半島電視《YouTube》官方頻道
以色列空軍轟炸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國防部大樓。圖/取自半島電視《YouTube》官方頻道

高永光/政大兼任教授 考試院前院副院長

以色列上週三大舉空襲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炸毀了敘利亞的國防部;敘利亞政府軍也因為進入鄰近以色列東北部的蘇韋達省,而被以色列攻擊。

現階段,以色列基本上是想拉攏敍利亞新政府,以國稱敘利亞新政府為「聖戰分子」,敍、以之間同意並承諾保護蘇韋達省的德魯茲人。以色列如此做,是因為要得到國內德魯茲社群成員的支持;同時,戰略上也是為了以色列的國家安全。

以色列接著在上週四,三次空襲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及黎南真主黨的盤踞地。以國宣稱真主黨正在準備對以色列一次新攻擊,因此,以色列空襲真主黨的地下無人機工廠。黎巴嫩政府當然控訴以色列違反國際協議,即去年11月在美法協調下,以黎簽訂的停火協議。該停火協議要求真主黨撤出黎南,並且要解除武裝。以色列則宣稱真主黨根本沒有完全撤出黎南,且仍停留在黎南的真主黨也沒有撤除武裝。因此,以國為自己的國家安全,保有隨時攻擊威脅的權利。

以色列戰狼   中東和平空中閣樓?

中東地區會不會因為以色列的好戰,不斷掀起戰事,軍事衝突永不停歇,中東的和平根本就是空中樓閣呢?中東的穩定基於以下因素:

美國的戰略目標,是把中東一分為三:1、阿拉伯海灣產油國家,2、伊朗及其支持的在中東各國境內的伊斯蘭武裝組織,3、以色列。以國雖小,但其實是美國的代理人。美國的戰略是發展和阿拉伯國家的良好關係,削弱、孤立伊朗及其支持的武裝組織,以色列就是美國的「戰狼」。

首先,在削弱伊朗部分,絕不允許其擁有核武器,所以有了今年6月12日到6月25日的「12日戰爭」;美炸毀伊朗的核燃料、核設施,在之前就是以色列打頭陣,美國繼之予以重錘。而在美國明的、暗的默許及支持下,以色列高舉國家安全大纛,以及至今仍忠實信仰的「比金主義」(Begin Doctrine),即1970年代以色列總理比金所倡議的,由於伊斯蘭國家以滅絕猶太人為皓的,以國應保持及擁有「制先攻擊權」(preemptive strike),可以四處出擊。因此,以色列這次大肆攻擊及空襲黎、敘首都,美國公開表示沒有意見;預估黎、敍也不會對以色列展開報復攻擊。

第二,美國不只自己和阿拉伯國家交好,展開經濟合作,也要求以色列與阿拉伯海灣國家,甚至和以色列毗鄰的敍、黎,必須關係正常化。美國用的方法就是希望以色列和所有阿拉伯國家都加入「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事實上,「亞伯拉罕協議」是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和美國於2020年8月13日發表的聯合聲明。隨後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巴林、蘇丹、摩洛哥之間也簽了協議,都被視為是「亞伯拉罕協議」的一部分, 該協議標誌著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之間關係的正常化。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不再相互敵對,共同追求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以國與哈瑪斯、真主黨達成停火協議後,以色列表示希望黎、敍兩國都進入「亞伯拉罕協議」,美國也表示讚成。

「亞伯拉罕協議」是個很好的發現及運用,因為中東地區戰亂頻仍的一個原因是宗教衝突,基督教、猶太教及伊斯蘭教都各自有相互否認彼此教義的地方,而亞伯拉罕是三個宗教都尊敬並承認的先知。其實三個宗教都源自於古老猶太教諸神,在共同接受以亞伯拉罕為名的「協議」下,和平與穩定應該有可能促成。

亞伯拉罕協議    帶來和平希望

不過,以、阿拉伯國家及美國,都對伊朗支持的國內激進穆斯林武裝份子十分困擾。因此,以、美修理伊朗,阿拉伯國家心理樂見。至於像敍利亞、黎巴嫰,也樂於看見以色列削弱各自國內受伊朗支使的激進的、好戰的穆斯林派系。因此,以色列在敍、以境內的空襲或攻擊,彼此之間應該有默契。中東地區的戰火,應該持續存在但不會燎原。

當然,最困擾中東地區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之間的問題,還是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及建國。以色列人並不反對巴人建國,但只能在阿拉伯人的國家內,卻絕不可以在以國佔領的領土內,所以巴人要在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建立政權,以色列不同意,這種堅持使得加薩的佔領及管理問題至今無解。這也是以、巴之間,究竟採「兩國方案」還是「一國方案」爭執的核心問題。即使聯合國已同意「兩國方案」,今年6月的會議因美國的抵制、破壞,始終沒有開成。以巴之間的爭議無解,中東要有永久和平,應該難如登天。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