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限逼近 貝森特:美不急於敲定協議 「重點在品質」

貿易協議最後期限逼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受訪時表示,川普政府更重視協議的「品質」。圖/翻攝自CNBC Television YouTube頻道
貿易協議最後期限逼近,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受訪時表示,川普政府更重視協議的「品質」。圖/翻攝自CNBC Television YouTube頻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1日表示,在8月1日的貿易協議最後期限逼近之際,川普政府更重視協議的「品質」而非「時間點」。屆時若未與美方達成協議,各國將面臨高額關稅。他同時透露,下一輪美中會談可能將中國購買俄羅斯與伊朗石油的議題納入討論,顯示焦點可能將從傳統的貿易議題,延伸至國安層面。白宮則補充指出,川普政府可能在8月1日之前宣布更多貿易協議或發出課稅通知。

路透報導,貝森特在接受財經媒體CNBC訪問時指出:「我們不會為了達成協議而倉促談判。」這番話透露出,貝森特將川普針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大規模關稅視為一種談判策略,而不僅僅是簽署協議的最後期限。這些關稅原定於8月1日實施,目的在於迫使各國讓步,接受對美方更有利的條件。

當被問及對於與美方展開建設性談判的國家,是否可能延後期限時,貝森特表示,最終將由川普總統(Donald Trump)決定。

他說:「我們會看總統的決定。但再說一次,如果我們最後還是回到8月1日開徵的關稅措施,我認為更高的關稅會進一步施壓各國,促使它們拿出更好的協議。」貝森特說:「我們剛和印尼完成一份很棒的協議,過程中來回五次,條件越來越好,最後對美國非常有利。」

川普發動的貿易戰已衝擊全球經濟,幾乎波及所有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但至今川普政府距離完成與數十個國家的協議仍有相當差距。與印度、歐盟、日本等國的談判進展遠比預期困難。

彭博社(Bloomberg News)報導,目前,投資人與進口商正處於觀望狀態,一方面為關稅如期上路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則押注川普將再度延後實施。由於部分關稅稅率高達40%,一旦落實,恐對美國及其貿易夥伴的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白宮:8月1日前將宣布更多貿易協議

川普自4月2日宣布加徵重稅以來,已多次調整時間表,也讓外界對8月1日是否真為「最後期限」產生疑慮。部分官員甚至暗示,這個時間點更可能是另一項談判槓桿,而非硬性時限。

然而,川普政府高層近日一再強調,8月1日是不可動搖的「硬性期限」。例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20日表示:「8月1日之後,各國仍可繼續與我們談判,但他們必須開始繳納關稅。」

貝森特也指出,美方已向各國表明,關稅稅率可能恢復至4月2日宣布的原始水準。他補充說:「我們會持續推進談判,但不會為了趕進度而草率敲定協議。」

顯然,貝森特將8月1日開徵關稅視為另一項壓力手段。他強調,政府「更在意協議的高品質,而非是否能在8月1日前談成」。他說:「真正重要的是協議的品質,而不是時間點。」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對記者表示,川普政府仍積極與各國往來,可能在8月1日之前宣布更多貿易協議,或發函通知各國即將適用的關稅稅率,但未提供具體細節。

美中會談可能納入中國購買俄石油議題

此外,根據彭博社報導,貝森特也提到,下一輪美中會談可能將中國購買俄羅斯、伊朗石油的議題納入討論,顯示焦點可能從傳統貿易議題,轉向涉及國家安全的層面。

貝森特表示,美中雙方「將在不久的將來展開會談」。他說:「我認為我們的貿易談判進展不錯,現在可以開始談其他事。不幸的是,中國是遭制裁的伊朗石油與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家。所以我們可以開始討論這個問題。」

他補充道:「我們也應面對中國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中國佔全球出口製造業的30%,這個比例不能再升高,甚至該縮減。」美國官員長期以來批評中國在鋼鐵等製造領域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在被問及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時,貝森特暗示,美方更可能採取關稅手段,對購買遭制裁俄羅斯能源的國家祭出高額關稅。他表示:「任何購買遭制裁俄羅斯石油的國家,都可能面臨最高100%的次級關稅。」

貝森特對CNBC表示,若美國啟動這類次級制裁,他鼓勵歐洲盟友跟進。他指出:「川普總統已改變了這場對話的格局,我也呼籲我們那些嘴上喊得震天響的歐洲盟友,若我們真的實施這些次級關稅,也應跟進。」

剛從日本返美的貝森特也說,相較於關注日本國內政治,美方更在意的是「爭取對美國最有利的協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