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與柬埔寨24日及25日連續兩日爆發邊境衝突,造成雙方軍民傷亡,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切。據央視新聞報導,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Prak Sokhonn)25日上午召集包括美國、中國在內多國駐柬外交官及國防武官,通報最新局勢並重申柬方堅持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立場。路透則獨家報導,泰國外交部25日表示拒絕第三國介入調停,並要求金邊停止襲擊。
衝突於24日上午在兩國邊境地區爆發,雙方互指對方率先開火。25日凌晨2時、3時與5時均傳出炮擊聲。泰國代理總理普坦(Phumtham Wechayachai)表示,目前已有10餘名泰國平民喪生,並指責柬方率先侵犯,強調泰方在保衛主權的立場上不會退讓。普坦同日透露,馬來西亞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已主動提議擔任調解人協助促成停火。普坦稱,願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但柬方須先停止攻擊。
泰國外交部也表示,泰國拒絕第三國調解,僅願意通過雙邊會談解決雙邊問題,並堅持金邊必須停止攻擊。泰國外交部發言人尼孔德在接受路透記者訪問時做出以上表示。(Nikorndej Balankura)
柬方則表示,泰國軍方已在柬埔寨奧多棉吉省造成至少1死5傷。柬埔寨國防部和地雷行動管理局指控泰方使用國際禁用的集束彈藥,稱此舉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法,並要求泰國立即停止使用此類武器,呼籲聯合國與東盟介入監督局勢。目前泰國方面尚未就相關指控作出回應。
針對此次衝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專家楊丹志指出,衝突源於三大因素。首先,泰柬之間存在歷史遺留的邊界劃定問題。儘管2000年雙方簽訂諒解備忘錄,承諾避免改變現狀的單邊行動,但地緣因素與民族情緒使爭議易於升級。第二,爭議地區具戰略與經濟價值,尤其可能蘊含稀土資源,雙方均不願讓步。第三,兩國內部政治考量也推動對峙升級。泰國軍方與民選政府間關係複雜,而柬埔寨首相洪馬奈需藉強硬姿態鞏固權威。
不過楊丹志認為,儘管衝突升級跡象明顯,雙方全面開戰的可能性不高,因兩國均面臨發展經濟的內政壓力。他指出,此次衝突可能對雙邊貿易與觀光造成衝擊,也將促使東盟與國際社會介入,嘗試建立防止衝突升級的區域機制。
聯合國安理會將於美東時間25日召開閉門會議,討論泰柬邊境局勢。分析人士預期,區域力量與國際調解有望在未來發揮建設性作用,協助雙方重回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