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展開新一輪談判 關稅休戰傳再延90天 為川習會鋪路

外界普遍揣測,美國總統川普(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於10月底舉行會晤。圖/取自白宮臉書
外界普遍揣測,美國總統川普(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於10月底舉行會晤。圖/取自白宮臉書

美國與中國的高層經濟官員將於29日在斯德哥爾摩重啟談判,試圖解決持續貿易戰中積壓的經濟爭端,目標是將雙方現有的關稅休戰協議延長3個月,避免大幅提高的關稅再度生效。若延長成功,將有助避免局勢升溫,並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於10月底或11月初舉行的峰會鋪路。

路透報導,據熟悉協商規劃的消息人士指出,雙方將於29日下午在瑞典首相辦公室羅森巴德(Rosenbad)展開會談,當地上午已有中美兩國國旗在建築物上升起。

北京方面正面臨8月12日的協議期限壓力,若未能與川普政府達成穩定協議,將面臨先前暫停的高關稅重新生效、稀土出口受限等衝擊。屆時全球供應鏈可能再度陷入動盪,幾近於雙邊貿易禁運的局面。

這場斯德哥爾摩會談緊接著川普27日與歐盟達成的重大協議,美國對歐洲大多數出口商品(包括汽車)徵收15%關稅。不過,美中間不太可能出現類似突破,但貿易專家預測,雙方將延長5月中旬達成的暫時休戰協議90天。

若延長成功,將有助避免局勢升溫,並為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在10月底或11月初舉行的峰會創造條件。

《南華早報》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稱,雙方將在未來90天內避免實施新關稅或其他可能加劇貿易戰的措施。對此,美國財政部發言人拒絕評論。

川普政府正準備對多個產業加徵新關稅,包括半導體、藥品、岸吊起重機等對中國具戰略意義的產品。

川普27日向記者表示:「我們跟中國非常接近達成協議,基本上已談成了,但還要看看後續如何發展。」幾小時後,他便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簽署協議。

《金融時報》報導稱,美國近期暫停對中國的部分科技出口限制,以避免干擾談判進程,也配合川普爭取與習近平會面的努力。報導引述現任與前任官員指出,主管出口管制的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被告知避免對中方採取強硬行動。

美中5月與6月曾於日內瓦與倫敦展開談判,主要目標是降低雙方報復性關稅與恢復中國稀土出口、以及被美國中止出口的輝達(Nvidia)H20 AI晶片等產品供應。但迄今為止,雙方尚未深入討論更廣泛的經濟結構爭議。

華府長期批評北京以國家主導、出口驅動的經濟模式傾銷廉價商品,擾亂全球市場;北京則反控美方以國安為由實施科技出口管制,意圖遏制中國發展。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指出:「日內瓦與倫敦的會談,實際上只是為讓雙方重回談判正軌鋪路,好在未來能討論真正導致分歧的根本問題。」他表示:「我不認為這次會有實質成果,但延長休戰90天應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先前已暗示將延長談判期限,並強調他希望中國將經濟重心從出口轉向內需,這是美國政策制定者數十年來的核心訴求。

專家指出,美中談判比與其他亞洲國家更為複雜,需耗費更長時間。中國對全球稀土及其磁體的主導地位,已成為中方談判中的有力籌碼。

外界普遍揣測,川普與習近平可能於10月底舉行會晤。川普表示他將很快決定是否進行這場具歷史意義的訪華行程,但若近期貿易與出口管制重新升級,可能使行程破局。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中心研究員孫成昊(Sun Chenghao)表示:「雙邊領導人會晤的前景,有助促使談判取得進展,因為各方都希望在會前達成某種協議。」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中方仍可能要求美方取消多層級的懲罰性關稅,這些關稅已涵蓋大多數中國輸美產品,總稅率達55%。北京主張,擴大自美採購可協助縮減美中貿易逆差,該逆差在2024年達到2,955億美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