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將於2025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即「二十屆四中全會」)。根據新華社報導,主要議程將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並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簡稱「十五五」)的相關建議。
這將是中共在完成「十四五」規劃收官階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鋪設戰略藍圖的一次關鍵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此次政治局會議,會中並同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與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十五五」時期是中國全面推進現代化、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關鍵階段。當前中國面臨發展環境深刻複雜變化,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國內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未變,須穩中求進、全力應對各類不確定性。
根據會議通稿,「十五五」規劃將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會議強調,要統籌國內外兩個大局,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在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等方面持續發力。同時,將深化改革、促進內需、發展新質生產力,並進一步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針對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需持續發力並適時加力,包括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地方債券投資、提振消費、小微企業與科技創新。
在防範風險方面,會議提出要有效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強化資本市場穩定性、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同時,也強調保障就業與民生、落實糧食安全與三農政策,以及全力做好防汛與能源保供工作。
20屆四中全會將為2026至2030年的國家發展方向定調,成為觀察中共戰略布局與經濟政策調整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