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美官員證實台美關稅談判持續 接近達成最終協議

賴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舉行「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回復媒體提問。圖/取自總統府flickr
賴總統今天上午在總統府舉行「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回復媒體提問。圖/取自總統府flickr

總統賴清德1日表示,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台灣進口商品設定的20%稅率是暫時性措施,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進一步調降稅率。台灣政府期望能協商出更低的稅率。路透報導,一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表示,賴清德稱談判仍在進行中的說法是「準確的」。他說,臨時稅率比原始提案低,可解讀為台灣的提案受到美方肯定,雙方已接近達成最終協議。

賴清德指出,半導體、電子產品與資通訊技術(ICT)相關商品將適用另案處理的美國產業別關稅,目前仍在磋商中。

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四(7月31日)簽署行政命令,對數十個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課徵10%至41%不等的關稅。

賴總統今天上午隨即率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人舉行「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記者會,並回復媒體提問。

賴清德在記者會上表示:「20%的暫行稅率不是台灣一開始的目標,會繼續談判,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

路透引述一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表示,賴總統稱談判仍在進行中的說法是「正確的」。他說:「這項臨時稅率比原始提案低,也明顯低於其他幾個目前正在談判的主要貿易夥伴。我們可以解讀為,台灣的提案受到美方肯定,雙方距離達成最終協議已相當接近。」

晶片關稅另案處理

半導體與其他關鍵科技商品的稅率,正在美國根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進行國安調查,結果尚未公布。

賴清德表示,一旦調查結束,台灣的談判團隊將進一步展開協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日前表示,預計兩周內將公布結果。

知名資產管理公司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投資組合經理Yusuf Huang指出,第232條所課徵的關稅可能會高於對等關稅。他說:「若稅率訂得太低,企業仍會選擇在台灣或其他國家生產,即使面對15%、18%或20%的關稅也無妨,這會違背川普希望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目標,因此很可能設定得更高。」

根據統計,台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約為740億美元,為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來源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