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台灣光復80周年,但其實台灣還有土地尚未光復!一場名為「未竟的光復:保釣運動的傳承、省思與再出發」系列活動,2日晚間在南方澳漁港邊的南天宮廟埕展開,除了舉辦《重返無人島》紀實短片放映座談會向蘇澳漁民致敬,主辦單位釣魚台教育協會也提問:「中華民國版圖缺了釣魚台這一塊,台灣真的光復了嗎?」
昨日活動由釣教協與南天宮主辦,宜蘭縣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進會及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協辦,除了在地漁民、社團與來自台灣南北的民眾,還有人專程從北京趕回,共200多人共襄盛舉。
活動開始前,釣教協常務理事暨前蘇澳區漁會總幹事林月英陪同參訪祝大漁物產文創館、砲台山靈濟寺,進安宮總幹事賴桂美、三剛鐵工廠文物館廖大慶老師導覽南天宮。另釣魚台教育協會理事長呂欽文、南天宮主委林棋山、宜蘭縣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進會理事長蔡源龍及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理事長簡秀慈、宜蘭縣漁民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吳逢玉等也赴現場致詞,並有多位重要社團頭人出席。
來自南陽義學、頭城新建社區及信義社區的表演團隊,以地主身份歡迎釣教協出品的《重返無人島》紀錄片來南方澳放映,並表達釣魚台行政管轄是隸屬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的重要意義。
「保衛釣魚台」、「重返無人島」是整場活動主軸。透過祭拜媽祖保佑漁民、廟會遊藝節目、「拚無人島民俗小戲」,以及由宜蘭縣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理事廖大瑋為《釣艚仔傳統漁法》紀錄片旁白口說,釣教協創會理事長陳美霞主持《重返無人島》紀錄片放映座談,總策畫張釗維闡述製片理念。他們指出,釣魚台海域是宜蘭漁民先祖輩的傳統漁場,漁民因失去了釣魚台漁場感受挫折、屈辱與憤怒;海內外知識分子關心國土與主權議題之外,更關心漁民真實生活、願與漁民站在一起,努力耕耘釣魚台教育。
代表漁民的林棋山、蔡源龍、吳逢玉,談到日本公務船和漁船多年來不但驅趕台灣漁民,做出造浪、噴水柱等霸凌舉止,甚至上升到扣船、逮捕、罰款,令人憤怒難平。吳逢玉說,漁民代表參與台日漁業談判時,堅持底線不退讓,漁業署卻是態度軟弱、充滿無奈。多位老保釣及年輕朋友痛陳日本政府的蠻橫,釣教協理事暨前宜蘭漁民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楊德信認為,目前釣魚台教育最大的問題來自課綱,並期許大家同心協力,從教育改革保衛釣魚台。
釣教協強調,今年是台灣光復80周年,但檢視當前的局勢,釣魚台列嶼仍在日本侵占狀態,保釣仍是未竟志業。釣教協也預告8月15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將有一場兩岸三地共同行動,同步在日本國內與台北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集結抗議;10月5日在台北中山堂光復廳,亦即日本遞交投降書「聖地」,有一場更大規模的電影放映及座談活動,詳見釣教協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