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飢荒危機日益加劇,引發全球關注,為響應全球日益壯大的加薩停火呼聲,3日這天,澳洲數萬人冒雨走上街頭,人潮跨越地標雪梨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呼籲實現和平,並要求允許人道援助進入加薩。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奇(Julian Assange)等知名人士也出面聲援,警方估計參加者多達9萬人,並形容這是「記憶中」雪梨最大規模抗議。
綜合英國《衛報》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場原定在雪梨港灣大橋舉行的挺巴勒斯坦遊行,在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最高法院於抗議前一天核准後如期登場,主辦單位稱此為一項「歷史性」決定。
在滂沱大雨中,雪梨港灣大橋上湧現人潮,從年輕到年長,攜傘披雨衣推著防水嬰兒車上路,有人甚至扛著衝浪板。大批雨中隊伍綿延橫越1.2公里長的大橋。警方一度下令暫停行進,擔心人潮過多造成擁擠危機。
本次遊行由雪梨的倡議團體「巴勒斯坦行動小組」(Palestine Action Group)發起,該組織形容,這將是一場「為人類而行的壯闊遊行」。他們於上月27日正式遞交在港灣大橋舉行遊行的意向通知,作為對加薩「暴行」的回應。當地警方則以「交通管制時間不足」、「可能人群擁擠」、「潛在安全風險」為由,駁回申請。警方亦向新州最高法院聲請禁止令,但法院駁回該聲請。
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該組織每周日皆舉行示威,但這是首次走上雪梨這座世界知名地標。上一次港灣大橋封橋供群眾集會,是2023年的世界同志驕傲節。對那些每周參加的民眾而言,這天彷彿浪潮襲來。
一位名叫阿里(Ali)的男子與妻女同行,他形容這場遊行是「歷史性的一刻」。他說,8歲的女兒阿莉雅(Aaliyah)坐在他肩上高喊「讓巴勒斯坦自由」,雙頰塗著象徵巴勒斯坦國旗的黑紅白綠四色。他說:「是人民關閉港灣大橋,這是人民的行動。」
威廉斯(Zara Williams)抱著小嬰兒艾芙莉(Avery)說:「我們的政府(澳洲)從未對以色列祭出像樣的制裁。我們不能在整個族群被迫飢餓時袖手旁觀。」
遊行進行兩小時後,手機在橋上此起彼落地震動,人群開始被警方驅離。警方透過簡訊向現場發送指示,直升機盤旋上空。第一則訊息寫道:「基於公共安全,遊行必須停止。」之後人群被要求停止向北行進,折返市中心。當人潮回頭時,一名孩童站在橋柱上帶領呼口號:「我們成千上萬、成百萬人,我們都是巴勒斯坦人!」
現場有數百名孩童,他們舉著自製標語,高舉鍋碗瓢盆敲打作響,以此象徵加薩正面臨持續的飢荒。
一名五年級學生梅拉(Maila)頭髮綁著巴勒斯坦傳統頭巾說,她未來會把這天講給自己的孩子聽。她說:「我為那些像我一樣的巴勒斯坦小孩發聲,也為整個巴勒斯坦發聲,因為這場戰爭仍持續。」
儘管傾盆大雨、交通嚴重受阻,現場氣氛依然高昂。身穿螢光背心的志工指引人群避開積水。每當列車從大橋疾駛而過,人群便報以歡呼與口哨,高唱「讓巴勒斯坦自由」,向車廂內的乘客傳達訴求。
遊行最前方,有數名澳洲知名人士,包括亞桑奇,他們手持「為人類而行,拯救加薩」標語。五名新南威爾斯州工黨議員與亞桑奇並肩前行,無視黨內領袖、新州州長明斯(Chris Minns)的反對立場。
隊伍中的艾比布(Abib)與女兒一同揮舞巴勒斯坦旗幟走完全程,並說正是「人性」讓大家不畏惡劣天氣站出來。她說:「我想,很多人開始覺醒了,這場戰爭已將近兩年。原本沉默的人,也開始發聲。」
艾比布的丈夫是巴勒斯坦人,她對人群的多元感到印象深刻。中年婦女高舉志工鉤織而成的布條,老年夫妻撐著拐杖走完4公里路程,一群英國男子則舉著「支持加薩的同志猶太人」標語。
當天稍晚,遊行主要組織者之一李斯(Josh Lees)表示:「這是一場為人類而走的大規模遊行,為了阻止種族滅絕,我們的政治人物現在必須傾聽民意,並對以色列祭出制裁。」
在法國、加拿大與英國相繼表態有條件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並可能於9月聯合國大會上推動承認後,澳洲正面臨日益升高的國際壓力。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澳洲ABC節目《7.30》受訪時表示,在澳洲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地位前,他希望看到實現以色列長久安全的條件獲得滿足。他補充說,自己不會因其他國家的壓力而倉促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