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將上路 台灣被點名有望7日前與美達成協議

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立法院專案報告台美關稅談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圖)4日表示,談判仍進行中,希望爭取對台灣更合理、更好的稅率。 圖/中央社
民眾黨立院黨團提案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立法院專案報告台美關稅談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圖)4日表示,談判仍進行中,希望爭取對台灣更合理、更好的稅率。 圖/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多個貿易夥伴加徵新一輪關稅,白宮81日公布台灣暫時性稅率20%,預計87日正式生效。法新社根據消息人士指出,台灣有望在7日前與美達成協議。

法新社指出,川普81日宣布的這波新關稅原預定於當日生效,後延至87日,為包括台灣、印度在內的少數經濟體提供一週「緩衝期」。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段時間可能成為少數國家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關鍵窗口。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國際經濟專家李普斯基(Josh Lipsky)指出,川普此番行動並非單純政治秀,而是「確實兌現、甚至超越」其競選期間對貿易政策的承諾。他表示,「川普這次並沒有退縮。」

市場研究機構 Evercore ISI 公共政策分析師阿克斯(Matthew Aks)分析說,除了像台灣、印度這類經濟體可能在七天內達成協議外,整體政策走向預計「不會出現重大變化」。他強調,雙邊協議內容多數仍未明朗,但這可能是川普有意為之,讓協議雙方可在對外宣傳時擁有更大的彈性與話語權。

報導提到,川普近期亦與歐盟、日本、南韓等國達成關稅妥協,設下各自不同的稅率門檻,但協議細節大多未公開,導致外界對汽車、製藥與半導體等關鍵產業未來仍抱持高度疑慮。尤其中國是否納入豁免、是否可能引爆新一輪科技貿易戰,仍是未解變數。

外界觀察指出,川普過往經常將貿易談判作為個人「談判藝術」的展現舞台,其靈活性與反覆政策風格引來不少批評與揶揄。如他最近為墨西哥延後90天徵稅計畫,即引發「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膽怯)這類諷刺性縮寫。不過,此番關稅調整被認為是川普自信履行貿易主張的實際行動。

儘管如此,川普貿易政策仍面臨國內質疑。根據美國康乃迪克州的昆尼皮亞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7月中所做調查,僅有40%美國受訪者支持他的貿易策略,56%表示反對。專家指出,美國就業市場已受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波及,5月與6月新增就業數據被大幅下修,降至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新低。

針對台灣是否能在87日前與美方達成協議,目前雙邊談判仍處於關鍵階段。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近日返台時表示,將全力爭取更合理稅率,經濟部與外交系統也持續與美方溝通。多位國外分析人士說,若台灣能在緩衝期內取得共識,對產業及區域經濟穩定具有正面意義。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