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關係正面臨數十年來少有的重大挑戰,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近期加大施壓,要求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否則將祭出懲罰性關稅。川普4日再度威脅提高對印度關稅,新德里則回應稱此舉「不合理」,並誓言捍衛經濟利益,使兩國貿易裂痕進一步擴大。川普這番放話,迫使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高關稅與放棄廉價石油之間抉擇,令新德里的「不結盟」政策面臨嚴峻考驗。
綜合路透、英國《衛報》報導,川普在他的社群媒體Truth Social上寫道:「印度不僅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還將其中大部分買來的石油轉售到公開市場牟取暴利。他們不在乎有多少烏克蘭人死於俄羅斯的戰爭機器。」他補充說:「正因為如此,我將大幅提高印度輸往美國貨品的關稅。」
川普上周也曾在社群媒體上對俄羅斯與印度發飆稱:「他們可以一起拖垮各自的爛經濟。」川普的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3日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更直接點名印度,聲稱川普已明確表示,「印度繼續購買俄油資助這場(烏克蘭)戰爭,是不可接受的」。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斯瓦爾(Randhir Jaiswal)在川普威脅後重申,在印度「不結盟」外交政策下,該國數十年來與俄羅斯保持緊密夥伴關係,同時也加強與美國的關係,這一立場一直獲得華盛頓的容忍。他說:「我們與各國的雙邊關係都有其自身價值,不應透過第三國的視角來看待。印度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穩定且經得起時間考驗。」
他並表示,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利益與經濟安全」,並強調「針對印度的行為是不合理且沒有正當性」。
前印度外交部長薩蘭(Shyam Saran)在《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撰文直言:「川普的第二任期原本被認為對印度有利,結果卻成了一場噩夢。」他呼籲印度應效法中國與巴西的態度,勇於對抗川普。他並警告:「屈從於川普既有政治又有經濟成分的過度要求,將嚴重損害印度國家利益。我們不能讓任何國家擁有印度應與誰交往的否決權。」
路透先前報導,兩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儘管川普發出威脅,印度仍將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
自2022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西方一直向印度施壓,要求該國與莫斯科保持距離,但新德里以與俄羅斯的長期關係及經濟需求為由拒絕。川普早在7月已宣布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美方官員則指出,地緣政治問題是美印貿易協議的主要障礙之一。
川普還將更廣泛的金磚國家組織(BRICS)形容為對美國懷有敵意。該組織成員國則否認此說,稱BRICS宗旨是促進成員及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利益。
印度是俄羅斯海運原油的最大買家,根據貿易消息來源提供的數據,今年1月至6月平均每日進口175萬桶俄油,較去年同期增加1%。
印度發言人表示,印度開始自俄羅斯進口石油,是因為烏克蘭衝突爆發後,傳統供應轉向歐洲,這是「全球市場形勢迫使的必要行為」。他還指出,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盟,與俄羅斯也有雙邊貿易,直言「批評印度的國家,自己同樣與俄羅斯做生意,這點耐人尋味」。
儘管印度政府態度強硬,多名消息人士指出,印度主要煉油廠上周暫停購買俄油。自川普威脅對購買俄油的國家祭出重稅後,其他供應商的價格折扣已縮小。但印度官員否認政策有任何改變。
消息人士稱,印度最大煉油商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已自美國、加拿大及中東購買700萬桶原油。
此外,川普屢次在社群媒體上公開把5月達成的印巴停火歸功於自己,讓印度相當不滿。印度政治學者梅塔(Pratap Bhanu Mehta)就指出,川普在最近的印巴衝突中「坦率地羞辱了印度總理」。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印度計劃負責人羅索(Richard Rossow)指出,川普政府的不可預測性令新德里面臨挑戰。「印度在能源與國防方面持續向俄羅斯採購,構成更大的難題,因為印度無法預測川普政府對俄羅斯的態度會在每個月之間如何變化。」
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川普已將印度當局逼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若答應其要求,將在國內顏面無存;若拒絕,則可能面臨飆升的關稅與其他足以重創經濟的懲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