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周二(5日)警告,若以色列加大對黎巴嫩的軍事行動,該組織將恢復向以色列發射導彈。
美聯社報導,真主黨副領導人卡西姆(Naim Kassem)在電視談話中表示,該組織拒絕任何裁軍時間表,並強調黎巴嫩不能被剝奪保護主權的力量。這番言論正值黎巴嫩內閣召開會議,討論真主黨裁軍問題之際。美國對黎巴嫩施壓,要求解除真主黨武裝,此前該組織在去年與以色列的14個月戰爭中損失慘重,多名政治與軍事領袖喪生。戰爭於去年11月在美國斡旋下達成停火,但以色列指控真主黨試圖重建軍事能力,並持續對黎巴嫩進行幾乎每日一次的空襲,造成數百人死傷,多數為真主黨成員。
根據停火協議,真主黨已將大部分戰鬥人員與武器撤出黎巴嫩南部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南地區,但協議對利塔尼河以北的真主黨武器與軍事設施處理方式語焉不詳,僅要求黎巴嫩當局從南部開始拆除未經授權的設施。真主黨認為,協議僅適用於利塔尼河以南,而以色列與美國則主張應在黎巴嫩全國範圍內解除真主黨武裝。
以色列表示,其控制的黎巴嫩境內5座山頭具有戰略優勢,可俯瞰以色列北部社區。戰爭期間,約6萬名以色列北部居民因衝突而被迫撤離。自停火以來,真主黨承認對邊境爭議地區發動了一次攻擊。卡西姆強調,若以色列擴大攻勢,真主黨、黎巴嫩軍方及人民將共同抵禦,「這將導致導彈落入以色列境內」。他同時反對政府對真主黨武器問題進行投票,主張任何相關決定需獲得黎巴嫩全民一致支持。
真主黨的武裝問題在黎巴嫩內部引發分歧。部分團體呼籲解除其武裝,而黎巴嫩總統奧恩(Joseph Aoun)上周重申裁軍要求,激怒真主黨領導層。真主黨認為,其武裝是保護黎巴嫩主權的必要力量。這場衝突始於2023年10月7日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攻擊的次日,隨後真主黨與以色列爆發戰爭,造成超過4000人死亡,經濟損失達110億美元(約台幣3293億元)。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指出,以色列近期對黎巴嫩南部的空襲行動未因停火協議而完全停止,引發當地居民對局勢惡化的擔憂。聯合國及歐盟呼籲雙方遵守停火協議,避免衝突升級。黎巴嫩政府則面臨國內外雙重壓力,既要應對真主黨的強硬立場,也需回應國際社會對裁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