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權組織指控:以軍用美製彈藥無差別攻擊加薩學校避難所

美國人權觀察組織發布最新報告,指控以軍使用美製彈藥,無差別地攻擊學校避難所,造成數百名平民傷亡。圖為去年12月,一名加薩女童站在殘破的建物裡。圖/取自新華社
美國人權觀察組織發布最新報告,指控以軍使用美製彈藥,無差別地攻擊學校避難所,造成數百名平民傷亡。圖為去年12月,一名加薩女童站在殘破的建物裡。圖/取自新華社

美國人權觀察組織發布最新報告,指控以色列軍隊使用美製彈藥,在加薩非法且無差別地攻擊學校避難所,造成數百名平民傷亡。該組織呼籲美國立即停止對以色列軍售,強調美方不應淪為違反國際人道法的共犯。報告指出,這些襲擊使平民更難尋得安全庇護,加薩原已崩潰的教育體系也進一步瓦解。一名加薩學生說,戰爭來了,一切都毀了,加薩只剩灰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項由美國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HRW發表的報告名為《加薩:以色列襲擊學校加劇平民風險》(Gaza: Israeli School Strikes Magnify Civilian Peril),於7日公布。

自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發動突襲後,以色列發起反擊,導致加薩210萬人口絕大多數流離失所,被迫離開家園尋找殘存的民用基礎設施當庇護所。

以色列雖一再聲稱對學校設施的攻擊是針對藏匿其中的哈瑪斯戰士。然而,HRW指出,以色列軍方僅公布7起據稱擊斃武裝分子的細節,且該組織點名其中兩起造成近50人死亡的襲擊,未發現任何軍事目標的證據。

人權觀察組織(HRW)表示,此類攻擊違反國際法,因為學校及其他教育設施屬於民用設施,依法受國際人道法保護,除非被用於軍事目的或遭軍隊佔據。即使學校用來安置平民做為避難場所,亦不影響其民用地位。

鑑於這些武器可能被用於實施或促成「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HRW呼籲美國及其他政府停止對以色列的軍售。該組織指出,美國對以色列提供武器的行為,已使美方成為相關違法行動的共犯。

HRW危機、衝突與軍備副主任辛普森(Gerry Simpson)在報告中表示:「以色列襲擊安置流離失所者的學校,正是這場對加薩大規模殺戮行動的縮影。」他補充道:「各國政府不應容忍這種對尋求庇護的巴勒斯坦人的可怕屠殺。」

以色列國防軍(IDF)則回應表示,其「所有行動皆基於軍事必要性,並嚴格遵守國際法。」IDF說:「該報告公然忽視哈瑪斯一貫的非法行為,包括將軍事資產(如武器與彈藥)藏於或部署於人口密集地區,並蓄意利用民用基礎設施從事恐怖活動。」

以軍聲稱:「有大量證據證明,哈瑪斯利用學校與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UNRWA)設施進行軍事活動,在其下方及內部構築軍事網絡、設立指揮中心,他們甚至利用學校作為發射基地對以軍發動攻擊,並在校舍中囚禁人質。」以軍強調,它們的行動中已採取「一切可行的預防措施」,以最大限度減少平民傷亡,並對「任何無辜平民受害」表達遺憾。

人權觀察援引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數據指出,截至7月18日,以色列對學校避難所的襲擊已造成至少83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2,527人受傷。

HRW分析衛星影像、照片與影片、社群媒體內容,再加上目擊者訪談。調查其中兩起襲擊事件,發現以色列使用美製彈藥。CNN先前亦曾報導以色列在致命攻擊中使用美製武器。

證據之一是,以軍2024年7月27日對位於加薩中部的哈蒂佳女子學校(Khadija Girls' School)至少發動三次空襲,造成至少15人喪生。同年9月21日,以色列再度襲擊加薩北部的艾宰通學校(Al-Zeitoun School),造成至少34人死亡。

HRW報告中一位記者表示:「你能想像嗎?一棟塞滿避難民眾的建築,一瞬間就被夷為平地,我看到傷勢輕重不一的人倒在地上,然後看到滿地殘骸斷骸肢。」

這些指控與其他人權組織的警告相符,以色列22個月來的轟炸與封鎖,已使加薩大部分地區無法居住。HRW表示,對學校避難所的襲擊使平民更難找到安全的避難地點,也增加相關設施重建難度,並使教育體系停擺,剝奪逾220萬戰前人口中、半數為18歲以下兒童的教育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主導的教育工作小組今年8月指出,加薩至少有97%的學校遭破壞。聯合國5月也表示,重建加薩被毀家園的工程可能要持續到2040年,所需外援將是自1948年以來前所未見的規模。

加薩衛生部6日通報,當地已有至少61,158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另有193人死於飢餓,其中包括96名兒童。

一名巴勒斯坦學生指出,以往的上學時光,如今被無盡的逃難與飢餓取代。20歲的哈穆達(Raghad Ezzat Hamouda)在加薩中部塔勒哈瓦(Tal Al-Hawa)與家人一起流離失所,她在周三受訪時表示:「戰爭來了,把一切都摧毀了。」她說:「我的抱負與夢想都沒了,加薩已不再適合人居。沒有房子、沒有學校、沒有大學、沒有基礎設施……只剩滿地灰燼。」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