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里韋拉(Teresa Ribera)表示,加薩地區的飢荒、流離失所與殺戮「看起來非常像」種族滅絕。這位在歐盟委員會中地位僅次於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二號人物」直言,巴勒斯坦人正遭到鎖定、殺害,並被迫活活餓死。這番言論被視為布魯塞爾自戰爭爆發以來對以色列最嚴厲的譴責之一。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里韋拉於7日接受Politico專訪時表示:「我們所見,是一整個特定族群遭鎖定、殺害,並被迫活活餓死。他們被困在沒有住所的狀態下,房屋已被摧毀,食物、水與藥品全被切斷,連前往領取人道援助時也遭轟炸與射殺。整場行動毫無人性,也不允許任何外部見證者。」
她總結道:「即便這不是種族滅絕,它看起來也非常符合這一術語所指涉的定義。」以色列當局未回應置評請求。
以色列一再否認種族滅絕指控,認為該詞在法律上意指「有意在全部或部分消滅一個族群」。該國政府堅稱自己正進行一場對哈瑪斯的自衛戰,並指控哈瑪斯在2023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綁架人質後,一直殘忍地將加薩平民當人肉盾牌。
歐盟執委會迄今尚未使用「種族滅絕」一詞來形容以色列的行動。
近幾周來,隨著加薩地區出現嚴重飢荒警告、糧食發放點遭致命襲擊與以色列政府發出升高戰事的威脅,歐洲各國對以色列的態度愈趨強硬。
像里韋拉這樣強烈批評以色列的人,看到歐盟遲遲不作為,既沒促成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與哈瑪斯停火,也沒讓更多援助進入加薩,當然會感到非常挫折。
多個歐盟成員國,包括德國與義大利,甚至連最溫和的懲罰性措施都反對,例如暫停與以色列的部分科研合作提案。
里韋拉表示,歐盟應考慮暫停與以色列的《歐盟- 以色列聯合協定》(EU-Israel Association Agreement),這是雙邊貿易與經濟關係的根本基礎。她建議,反對制裁以色列的國家可選擇在投票中棄權,以讓多數成員國得以快速通過相關行動。
她透過簡訊表示:「所謂共識,不必人人都熱情支持。有時,它是指在顧及那些感到被壓迫或邊緣化的國家顧慮的同時,仍能找到推動決策的空間。我們是否能透過一項具建設性的『不反對決定』(non-objection decision),就暫停聯盟協定或其他措施達成共識,推進我們的目標?」
她指出,制裁措施須獲歐盟全體一致同意。但她補充說,若納坦雅胡果真如近日多項報導所指,意圖全面掌控加薩,那麼國際社會與各國政府「應當運用一切手段,協助恢復守法秩序。」她補充道:「以色列當局的部分言行,已遠遠超出國際法所容許的界限。」
然而,目前德國仍致力於與以色列對話,而非採取懲罰手段。一名德國政府發言人6日表示,加薩的人道情勢在過去兩周內「出現正向進展」,更多援助卡車已駛入加薩。不過,他未提出佐證,僅表示資訊來自以色列總統赫佐格(Isaac Herzog)。
受到加薩苦難衝擊,法國與英國近來領銜部分七國集團(G7)成員國,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倡議。
西班牙已在去年承認巴勒斯坦國。來自該國的里韋拉表示,光是承認,仍遠不足以實現和平。「承認是一項積極進展,但它不足以建構和平、穩定與相互尊重。這似乎需要國際社會長期、深入的介入。」
里韋拉強調,政治決策若持續停滯,不僅將導致巴勒斯坦人「持續在無法忍受的條件下受苦與死亡」,也將動搖歐盟的道德與政治根基。
她說:「這種癱瘓只會助長幻滅情緒,並為犬儒主義與民粹主義創造溫床。我們必須展現歐洲不只是由若干機構組成的聯合體,更是一個具有政治與道德信念、能在攸關人命時挺身而出的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