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楊柳颱風增強中 路徑南修登陸北台灣機率增

楊柳颱風正在台灣東方海面,持續往西前進。圖/取自日本氣象廳向日葵氣象衛星即時資訊官網
楊柳颱風正在台灣東方海面,持續往西前進。圖/取自日本氣象廳向日葵氣象衛星即時資訊官網

◎2005更新:氣象署最新說法

第11號輕度颱風楊柳(PODUL)未來動向備受關注,中央氣象署周日(10日)凌晨的最新預測顯示,強度正逐漸增加,有機會在周日晚間升級為中度颱風。其路徑略為向南調整,周三、四(13、14日)最接近台灣,可能從北部海面通過,最快周二(12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甚至接續發布陸上警報。

專家分析顯示,颱風中心登陸機會大增,暴風圈侵襲機率已升高至60%以上,雖在接近台灣時可能減弱,但結構紮實的「小鋼砲」特性不容小覷,民眾應加強防颱準備。

氣象署表示,根據各國模擬及AI模式預測,颱風楊柳未來路徑分2種,偏西北西強度較弱、若持續西行不排除達中颱以上,周一(11日)是關鍵;但不論路徑,最快周二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中指出,根據氣象署最新路徑潛勢預測圖,楊柳颱風路徑南移,周三、四通過台灣北部;暴風圈侵襲機率圖則調高至60%,雖然接近台灣前受垂直風切影響而減弱,但威脅已不容忽視。

左:氣象署最新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楊柳」路徑向南調整,侵襲機率已調高至60%。右:歐洲模式(ECMWF)系集最新模擬路徑,周三、四通過台灣北部,愈偏北的系集路徑,強度減弱愈明顯,愈偏南的受影響較小、強度較能維持,威脅也愈大。圖/取自《洩天機教室》

左:氣象署最新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楊柳」路徑向南調整,侵襲機率已調高至60%。右:歐洲模式(ECMWF)系集最新模擬路徑,周三、四通過台灣北部,愈偏北的系集路徑,強度減弱愈明顯,愈偏南的受影響較小、強度較能維持,威脅也愈大。圖/取自《洩天機教室》

吳德榮進一步引用歐洲模式(ECMWF)系集模擬,平均路徑同樣通過北部,模擬路徑兩側分散,強度則視偏北或偏南而異:偏北路徑減弱明顯,偏南路徑強度維持較佳、威脅更大。由於各國模式仍會調整,吳德榮提醒不宜過早下定論,需密切觀察。

《臉書》專業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則分析,在環境導引流場下,楊柳颱風運動路徑略南修,中心有機會在宜蘭、花蓮地區登陸。未來120小時暴風侵襲機率預測顯示,宜蘭縣高達62%,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達59%,花蓮縣及基隆市分別為57%及56%,軌跡相當明顯。

該粉專預估,周二發布海警機會大增,隨後就可能跟進發布陸警,預計周四後脫離暴風圈影響。儘管楊柳為小型、輕度且移速不慢的颱風,但其結構紮實,防風與防雨措施同樣關鍵,民眾切勿掉以輕心。

氣象署呼籲民眾應關注颱風最新動態,並提前檢視居家環境、備妥防災用品、關注官方警報,以確保安全。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