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專欄】美俄阿拉斯加峰會    重演慕尼黑協定?

衣冠城/梅花新聞網主筆

當川普政府宣布將在本周於阿拉斯加舉行美俄高層峰會,西方一些媒體不約而同提到,在普丁沒有具體停火主張的前提下,川普表示將就「土地交換」進行談判,且未提及安全保障或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雙普」會面只會讓人聯想到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在英法對希特勒關於捷克蘇台德地區主張的大幅讓步後,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認為希特勒將止步於此,可以換得「我們這的時代的和平」。

美俄峰會是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進行,但川普與普丁選擇在此時進行峰會,其影響絕不止於歐洲戰場的前景,甚至都不能讓烏克蘭戰場休兵,但是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影響深遠。川普與普丁的峰會直覺上會讓人聯想冷戰的兩大陣營領袖的交手,但俄羅斯的陣營早已灰飛湮滅,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美國「新冷戰」的目標。

雖然普丁前往曾屬於俄國的阿拉斯加,有幾分尷尬,也多少是給川普面子,但是在美國境內舉行峰會就是等於給普丁「除罪化」,對俄羅斯外交地位有絕對的改善。2023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ICC)對普丁發出通緝令,普丁如果進入 《羅馬規約》簽約國,簽約國必須協助執行逮捕令,今年在巴西的「金磚峰會」普丁就因此改用線上參加,而不親自與會。美國未加入國際刑事法院,因此普丁在美國境內不受 ICC 逮捕令實質約束。純粹就法論法,美國可以不管ICC,但是美國允許普丁進入美國,頓時讓ICC的通緝令在國際現實面前失去威嚴。

川普第二任身邊雖然有國務卿盧比奧這樣的共和黨建制派,但沒有像第一任期的副總統彭斯或國務卿龐佩奧的人物,一天到晚高喊「新冷戰」。川普第一任時雖有意「聯俄制中」,但受制於國內與政府內部意見,加上俄國本身對美國的懷疑,並沒有成功。今年川普回歸,他似乎仍對此心心念念,因此這次峰會是否會成為尼克森訪中會見毛澤東的「逆向三角」值得觀察。但以目前的中俄關係,美國要達到離間的目的,改變三角關係,實非易事。

另一種可能,川普認為要壓制中國崛起已經不可行,依照「打不贏就加入」的邏輯,不如三分天下,外界就懷疑有「新雅爾達體系」的出現。照這個劇本,這次美俄峰會就類似當年在雅爾達會議之前1944年10月英國首相邱吉爾曾單獨赴莫斯科與史達林的私下會談,討論歐洲和巴爾幹問題,英俄先談好歐洲問題,美國再加入談亞洲與其他地區的事務。

無論川普與普丁的阿拉斯加會是二戰前的慕尼黑、二戰末期的莫斯科或冷戰時的北京,都可能給我們這個時代帶來「和平」,只是這個和平的代價為何?又能持續多久?就不得知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