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日(10日)深夜在個人社群發文,呼籲中國在關鍵關稅休戰期限前,將自美國採購的大豆量增加四倍,此言論立刻使得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飆升,但分析師對此交易的可行性表示質疑。
路透報導,川普在貼文中表示:「中國正擔心大豆短缺。我們偉大的農民生產出最豐收的大豆。我希望中國能迅速將大豆訂單量翻兩番(quadruple,4倍)。這也是大幅減少中國對美貿易逆差的一種方式。我們將提供快速服務。謝謝習近平主席。」
China is worried about its shortage of soybeans. Our great farmers produce the most robust soybeans. I hope China will quickly quadruple its soybean orders. This is also a way of substantially reducing China’s Trade Deficit with the USA. Rapid service will be provided. Thank you…
— Trump Truth Social Posts On X (@TrumpTruthOnX) August 11, 2025
受此消息影響,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最活躍的大豆合約價格周一(11日)上午6時37分上漲2.38%,達到每英斗10.11美元(約台幣317元),此前該合約價格保持穩定。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去年進口約1.05億公噸大豆,其中約四分之一來自美國,其餘大部分從巴西進口。若要實現訂單量翻四倍,中國需將絕大部分大豆進口轉向美國。北京AgRadar諮詢公司創始人項強(Johnny Xiang)表示:「中國幾乎不可能從美國購買四倍於以往的大豆量,這極不現實」。
美中之間的關稅休戰協議將於8月12日到期,但川普政府已暗示可能延長期限。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是否需承諾增加美國大豆採購量作為延長休戰的條件,川普此舉意在縮減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受美國進口增加預期影響,中國大豆粕期貨價格下跌0.65%,報每公噸人民幣3068元(約台幣1.64萬元)。中國商務部尚未回應路透的置評請求。
在川普首任期內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中國承諾增加購買美國農產品,包括大豆,但最終遠未達到目標。今年(2025年),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影響,中國尚未採購第四季度的美國大豆,隨著美國收成出口季即將到來,此舉引發業界擔憂。
中國農業分析師佩伊(Even Rogers Pay)指出:「北京方面已多次暗示今年可能完全放棄美國大豆,轉而從阿根廷試驗進口大豆粕(soymeal)」。路透此前報導,中國飼料業者已購買三批阿根廷大豆粕,旨在確保更便宜的南美供應,以應對第四季度可能的供應中斷。
美國大豆產業正尋找其他買家,但無一國家能與中國的採購規模相比。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2213萬噸大豆,從巴西進口7465萬噸。分析師認為,川普的提議雖帶動市場短期樂觀情緒,但實現大幅增加訂單的挑戰極大,後續發展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