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總額突破37兆美元 《大而美法案》更將加劇財政壓力

美國國債已達創紀錄的37兆美元,而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恐將使財政更惡化。圖/合成自Megatron《推特》
美國國債已達創紀錄的37兆美元,而川普的《大而美法案》恐將使財政更惡化。圖/合成自Megatron《推特》

當地時間周二(12日),美國財政部發布最新財務報告,確認聯邦國債總額突破37兆美元(約台幣1109兆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國會預算辦公室(CBO)2020年預測的2030財年達標提前5年。

快速增長的債務凸顯美國財政負擔加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新通過的《大而美法案》(The Big and Beautiful Bill)預計將進一步推高國債,對經濟與民眾生活帶來深遠影響。

《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美國國債飆升至37兆美元,主因包括新冠疫情期間川普與拜登(Joe Biden)政府批准數兆美元緊急紓困,穩定經濟與促進復甦。而川普先前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包含共和黨支持的減稅與支出計畫,根據CBO估計,將在未來10年新增4.1兆美元(約台幣122.8兆元)債務。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艾德伯格(Wendy Edelberg)表示:「2026至2027年,美國借貸需求將持續飆高,這個趨勢難以逆轉」。

《大而美法案》藉由大規模減稅與基礎建設投資,旨在刺激經濟,但對國債的長期影響引發擔憂。首先就是導致赤字擴大。CBO預測,法案將使聯邦赤字在未來十年增加4.1兆美元,今年(2025年)7月的赤字已較去年同期增長20%,顯示支出遠超收入。

其次是利息成本上升。高債務推高利率,財政部數據顯示,7月公共債務利息支付顯著增加。法案新增支出將進一步推高借貸需求,預計2026至2030年間,債務利息成本可能佔聯邦預算的15%以上。

第三是經濟壓力。彼得森基金會(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執行長彼得森(Michael Peterson)警告,法案導致的持續借貸將推高抵押貸款與汽車貸款利率,壓縮企業投資,導致工資增長放緩與商品價格上漲,形成「借貸-利息成本上升-再借貸」的惡性循環。

然後還有通膨的風險。法案的支出計畫可能加劇通膨壓力。7月消費者物價年增2.7%,核心通膨達3.1%,高於聯準會2%目標。若聯準會因通膨岩後9月降息,債務成本將進一步上升,對金價等避險資產構成利空。

美國國債增長速度驚人。2024年1月達34兆美元,7月達35兆美元,11月達36兆美元,每5個月新增1兆美元。聯合經濟委員會估計,下個1兆美元可能在173天內出現。前身為美國審計總署的美國政府責任署(GAO)指出,高債務推高利率,影響民眾的房貸、車貸成本,減少企業投資,壓低工資並推高商品價格。聯邦預算委員會主席麥吉尼斯(Maya MacGuineas)已敦促國會迅速行動,稱37兆美元是「警鐘」。

儘管川普關稅政策7月創下210億美元(約台幣6300億元)收入、年增273%,但財政部官員透露,聯邦支出增長(包括債務利息與社安計畫調整)遠超收入,關稅難以縮減赤字。

截至2024年中期,中國持有約7700億美元(約台幣23兆元)美國國債,佔外國持有美國債務的11%,總國債的2%,為第二大外國債權國(次於日本)。中國持債規模自2011年1.3兆美元(約台幣39兆元)的高峰下降,因貿易與地緣政治緊張促使北京分散儲備。分析師認為,中國大規模拋售債務的可能性不高,因這將損害其自身資產價值,但美中債務關係仍具戰略意義。

美國國債突破37兆美元凸顯財政挑戰加劇。川普《大而美法案》雖刺激經濟,但預計新增4.1兆美元債務,加高赤字與利息成本,恐加劇通膨與民眾生活壓力。隨著債務累積速度加快,聯邦政府需尋求平衡支出與收入的策略,避免經濟陷入更深危機。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