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亂地遷往戰亂國 以色列傳與南蘇丹商討安置加薩居民

以色列正與南蘇丹商討,將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安置到該國。圖為加薩孩童在以軍襲擊後的廢墟上搬運物品。圖/取自新華社
以色列正與南蘇丹商討,將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安置到該國。圖為加薩孩童在以軍襲擊後的廢墟上搬運物品。圖/取自新華社

以色列正與南蘇丹商討,可能將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重新安置到這個飽受戰爭摧殘的東非國家,此舉屬於以色列推動的大規模移民計劃之一,目的是讓更多人離開這片長達22個月的加薩戰後滿目瘡痍的土地。但巴勒斯坦人、人權團體及多數國際社會成員批評此舉是違反國際法的強制驅離,南蘇丹民間團體領袖更直言:「南蘇丹不應成為傾倒人口的垃圾場。」

美聯社報導,六名知情人士證實這些談判。目前尚不清楚談判進展到何種程度,但如果落實,該計劃將等同於把人從一個飽受戰爭和飢荒威脅的地方轉移到另一個類似地區,並引發人權疑慮。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他希望實現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構想,透過納坦雅胡所謂的「自願遷移」,將加薩大部分人口遷往其他地方。以色列曾向其他非洲國家提出過類似的安置計劃。

納坦雅胡12日在以色列電視台i24受訪時說:「我認為,即使根據我所了解的戰爭法,正確的做法也是先允許平民離開,然後全力對付留下的敵人。」但他並未提及南蘇丹。

巴勒斯坦人、人權團體以及國際社會多數成員已拒絕這些提案,認為它是違反國際法的強制驅逐計劃。

對南蘇丹而言,這筆交易可能有助於與如今在中東幾乎無可匹敵的以色列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也可能成為接近川普的途徑。川普今年2月曾提出安置加薩人口的構想,但近月來似乎已放緩推動。

以色列副外長哈斯克爾(Sharren Haskel)辦公室表示,她將抵達南蘇丹進行會晤,這是以色列高級官員首次訪問該國,但她並不打算提出搬遷巴勒斯坦人的議題。南蘇丹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稱,有關與以色列討論安置巴勒斯坦人的報導毫無根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不會評論私人外交對話。

美國一間為南蘇丹工作的遊說公司創辦人斯拉維克(Joe Szlavik)透露,他曾聽南蘇丹官員簡報過談判狀況。他說,以色列代表團計劃訪問該國,以探討在當地設立巴勒斯坦人營地的可能性,但目前尚未確定訪問日期。以色列未立即回應是否計劃進行此次訪問。斯拉維克補充,以色列可能會出資興建臨時營地。

南蘇丹民間團體領袖亞卡尼(Edmund Yakani)也表示,他與南蘇丹官員談過此事。另有四名知情官員也證實談判正進行,但因未獲授權公開談論而要求匿名。

其中兩名來自埃及的官員表示,他們數月來已知以色列正尋找願意接收巴勒斯坦人的國家,包括與南蘇丹的接觸,埃及方面一直遊說南蘇丹不要接受巴勒斯坦人。該國強烈反對將巴勒斯坦人轉移出與其接壤的加薩,擔心難民湧入本國境內。

美聯社曾報導,以色列與美國也曾與蘇丹、索馬利亞及索馬利蘭展開類似談判,這些地區同樣面臨戰爭與飢荒,但這些談判的狀態不明。

斯拉維克指出,美國知悉以色列與南蘇丹的討論,但並未直接參與。南蘇丹希望川普政府解除對該國的旅行禁令,並取消對部分南蘇丹精英人士的制裁。他說,南蘇丹已接收8名遭美國大規模驅逐的人士,可能是為了討好美方。

曾著有南蘇丹相關書籍的記者馬特爾(Peter Martell)表示:「資金短缺的南蘇丹需要任何盟友、經濟利益和外交保障。」他的書中指出,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曾在南蘇丹獨立前,於該國與阿拉伯主導的喀土穆(Khartoum)政府長達數十年的內戰中提供援助。

美國國務院在被問及是否與南蘇丹有任何交換條件時表示,簽證發放決策是「以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及移民法執行的最高標準為優先」。

許多巴勒斯坦人或許希望暫時離開加薩,以逃避戰爭與瀕臨飢荒的危機,但他們普遍拒絕永久離開這片被視為民族家園的土地。他們擔心以色列永遠不會允許他們返回,而大規模離開將讓以色列吞併加薩並重建猶太人定居點,這一直是以色列極右翼部長的主張。

然而,即便想離開的巴勒斯坦人,也幾乎不可能選擇南蘇丹這個世界上最不穩定、衝突頻仍的國家之一。南蘇丹在獨立後爆發的內戰造成近40萬人死亡,部分地區陷入飢荒,至今依賴國際援助養活1100萬人口,自川普政府大幅削減外援後,情況更加艱鉅。

亞卡尼警告,如果不清楚接收的是誰、會待多久,南蘇丹過去與穆斯林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歷史恩怨可能激化社會衝突。他說:「南蘇丹不應成為傾倒人口的垃圾場,也不應為了改善關係而接受把人當作談判籌碼的做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